刘军
,
齐玮
,
刘润清
,
田悦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6.025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和水灰比对粉煤灰掺量较大的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重点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干密度、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均呈下降的趋势。当粉煤灰掺量由25%上升到30%时,不同水胶比的泡沫混凝土干密度下降均超过了60 kg/m3;粉煤灰掺量由30%提高到40%时,不同水胶比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的趋势都明显减小。以粉煤灰取代水泥后,孔隙率和干密度的拟合公式为 Y =27126.8-64295.9X +38334.4X 2,相关系数为0.9097;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拟合公式为Y =58.7-142.2X +86.3X 2,相关系数为0.9802。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
粉煤灰
,
孔隙率
,
干密度
,
抗压强度
刘军
,
崔云鹏
,
杨元全
,
刘润清
,
贺彬
材料导报
利用粉煤灰、石灰和水泥为原料,双氧水为发泡剂,制备粉煤灰泡沫混凝土,通过改变泡沫混凝土的水胶比、双氧水掺量和水泥掺量,测试其抗压强度,利用正交实验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和最显著因素,并通过对泡沫混凝土断面照片进行黑白二值化处理,研究最显著因素与孔隙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氧水发泡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双氧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出现减小的趋势,但是并不显著.随着泡沫混凝土水泥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孔径逐渐减小.当水泥掺量为70%,双氧水掺量为3%,水胶比为0.55时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最好.
关键词:
正交实验
,
泡沫混凝土
,
水泥掺入量
,
孔隙特征
刘润清
,
孙伟
,
胡岳华
,
熊道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浮选实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脆硫锑铅矿、磁黄铁矿和铁闪锌矿在丁黄药作用下的浮选行为和巯基类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对三种矿物的抑制效果以及Cu2+离子对巯基化合物抑制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用丁黄药作捕收剂, 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在pH 2~10范围内都有良好的可浮性,铁闪锌矿在酸性条件下可浮性好,三者分离困难;在pH 6~8之间,采用巯基乙酸和巯基乙醇作抑制剂,脆硫锑铅矿与磁黄铁矿和铁闪锌矿的分离是可能的;但铜离子存在时,3种矿物之间的选择性分离是难以实现的. 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在抑制剂分子中有多种官能团如-SH、 -COOH、-OH等.丁黄药和抑制剂在矿物表面存在竞争吸附,有机抑制剂携带亲水基团,使得矿物表面更容易亲水,从而受到抑制.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
磁黄铁矿
,
铁闪锌矿
,
巯基
,
有机抑制剂
,
选择性分离
王振
,
刘润清
,
孙伟
,
徐龙华
,
刘若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定后矿物颗粒黏着功的计算以及芘荧光探针检测,考察捕收剂油酸钠对钼酸钙及磷灰石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的浮选行为相似,浮选回收率均可达到80%以上,油酸钠对钼酸钙和磷灰石有很好的捕收性能。六偏磷酸钠用量达到220 mg/L时,钼酸钙的回收率为62.5%,而此时磷灰石的回收率仅有20.3%,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显著增加。油酸钠可以显著增加两种矿物颗粒的黏着功,使其更易向气泡粘附并上浮。六偏磷酸钠显著扩大两种矿物的表面疏水性差异,优化其浮选分离条件。油酸钠在钼酸钙及磷灰石表面未形成胶束、半胶束吸附和非静电吸附,而是化学吸附。
关键词:
镍钼矿
,
尾矿
,
钼酸钙
,
黏着功
,
芘荧光探针
,
动电位
孙伟
,
孙晨
,
刘润清
,
曹学锋
,
陶红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14-6
为有效分离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并提高其在混合浮选中的回收率,研究两者与乙硫氮捕收剂(DDTC)的作用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矿浆pH值对两者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塔菲尔曲线测试研究两者与乙硫氮作用的电化学性质。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碱体系中脆硫锑铅矿被石灰强烈抑制。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表明,乙硫氮与方铅矿和脆硫锑铅矿的作用是电化学过程。高碱体系对方铅矿与乙硫氮的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脆硫锑铅矿影响很大,这是其自身氧化以及OH?和CaOH+等离子的特性吸附,导致非电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和低导电性的钙系化合物附着在其表面,阻碍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从而使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降低。
关键词:
方铅矿
,
脆硫锑铅矿
,
浮选
,
电化学行为
,
循环伏安法
,
塔菲尔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