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钟华
,
刘智峰
,
蒋勇兵
,
谈菲
,
曾光明
,
赖明勇
,
何益斌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10026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分子具有极性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结构,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表面活性和界面优先分配能力。可靠的分离提纯方法和成分鉴定手段是鼠李糖脂生产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通过好氧发酵培养铜绿假单胞菌CCTCCAB93066、酸沉降分离得到鼠李糖脂后,利用柱色谱提纯技术得到纯化的鼠李糖脂的单糖脂和二糖脂,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这两种鼠李糖脂均含有3种主要成分,其中单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C10C10、RhaC10C12-H2、RhaC10C12,二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2C10C10、Rha2C10C12-H2、Rha2C10C12。该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CCTCCAB93066是一种良好的鼠李糖脂产生菌;酸沉降-柱色谱技术可以用于鼠李糖脂的深度提纯,且有较好的效果;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鼠李糖脂成分鉴定具有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酸沉降
,
柱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鼠李糖脂
,
铜绿假单胞菌
,
生物表面活性剂
李琛
,
夏强
,
曹阳
,
戴宝成
,
宋凤敏
,
刘智峰
,
葛红光
电镀与涂饰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FeSO4·4H2O和Fe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了磁改性海泡石并用于处理含Ni2+废水。考察了吸附时间、反应温度、pH和Ni2+初始质量浓度对磁改性海泡石对Ni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温度、pH与Ni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吸附行为与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较好。对于Ni2+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废水,在25°C、pH=5的条件下,0.5 g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为2.95 mg/g。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适用于处理Ni2+质量浓度为68.48 mg/L的某镀镍车间漂洗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5°C,pH 4.2,吸附剂投加量1.5 g,时间为1.5 h。最终Ni2+去除率为99.65%,出水Ni2+质量浓度为0.24 mg/L,远低于GB 21900–2008中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0.5 mg/L)。
关键词:
海泡石
,
磁改性
,
含镍离子废水
,
处理
,
等温吸附模型
李琛
,
夏强
,
曹阳
,
宋凤敏
,
刘智峰
,
刘瑾
,
葛红光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3.010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以盐酸为改性剂,制备了盐酸改性海泡石并用于含Ni2废水的处理.以盐酸改性海泡石对Ni2吸附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吸附时间、反应温度、pH和Ni2+初始质量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盐酸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温度、pH与Ni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酸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与二级动力学方程(K2=0.6277,Qe=2.59)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Qmax =3.34,KL =0.0226)能够较好拟合.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Ni2+废水,在25℃,pH为5,10g/L盐酸改性海泡石投加量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盐酸改性海泡石对Ni2+的饱和吸附量为2.40 mg/g.考察了盐酸改性海泡石对ρ(Ni2+)为68.48 mg/L的某电镀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其最佳实验θ为65℃,pH为6,t为30 min,投加量为30g/L盐酸改性海泡石,此条件下Ni2+去除率为98.39%.
关键词:
海泡石
,
盐酸改性
,
含Ni2+废水处理
李妍凝
,
刘智峰
,
包锦标
,
陈忠仁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3
开孔发泡材料以其独特三维骨架形态广泛应用于吸音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光学材料和过滤薄膜材料等领域.超临界流体(scCO2、scN2)具有溶解度大、无毒环保、价格低廉和临界点易于达到等诸多优点,作为一种绿色物理发泡剂在制备开孔发泡材料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利用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制备开孔发泡材料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开孔发泡材料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开孔发泡的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对目前利用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制备开孔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微孔发泡
,
开孔机理
,
制备方法
王丽文
,
包锦标
,
刘智峰
,
陈忠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含有β成核剂等规聚丙烯在CO2环境中的结晶行为.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样品中的β晶含量和β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常压N2环境,在CO2环境中生成的β晶在升温熔融过程中没有发现β-α重结晶现象,这意味着CO2环境中生成的β晶更稳定.而随着CO2环境中降温速率增大,结晶过程不完善,生成的β晶不稳定,升温熔融过程中逐渐发生了β-α重结晶现象.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
二氧化碳
,
β成核剂
,
结晶
刘智峰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4.007
以壳聚糖和硫脲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硫脲改性壳聚糖颗粒,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对Cr(Ⅵ)、Ni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壳聚糖颗粒对Ni2+吸附的最佳pH为6,对Cr(Ⅵ)吸附的最佳pH为1,最佳吸附t为2h.利用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别采用Freundlich模型、Langmuir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最好.在初始质量浓度80 mg/L,θ为25℃时,Ni2+,Cr(Ⅵ)的饱和吸附量可达40.98 mg/g和33.33 mg/g.
关键词:
硫脲
,
壳聚糖
,
吸附 动力学
,
Cr(Ⅵ)
,
Ni2+
刘智峰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9.002
以松树叶为原料,经硫酸改性制得吸附剂,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吸附剂用量对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mL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Cr(Ⅵ)溶液中,吸附剂用量0.4g,pH =3,吸附t为120 min时,效果最佳,Cr(Ⅵ)的吸附量可达1.22 mg/g,去除率达到97.6%.对实验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
关键词:
硫酸改性松树叶
,
吸附
,
动力学
,
Cr(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