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宏霞
,
刘尧
,
周茗如
,
余红发
,
冯坚
硅酸盐通报
基于不同的MgO/MgCl2 、H2O/MgCl2物质的量比,试验中混合不同量的氧化镁、砂子、石子、抗水剂以及三种传统矿物掺合料拌制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并测定其早期(7~28 d)和后期(28 ~ 128 d)抗压强度.试验证明,添加不同矿物掺合科(硅灰,矿粉,粉煤灰)镁水泥强度发展趋势相同但强度发展程度不同,其中以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最高.由于复合抗水剂的存在,早期吸潮返卤被抑制,强度发展良好.后期混凝土强度发生下降,随着养护进行,强度又恢复发展.通过微观手段(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图)发现,含有粉煤灰的镁水泥混凝土样品微观结构存在致密凝胶相.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
混凝土
,
抗压强度
,
微观机理
刘尧
,
魏燕彦
,
孔维良
,
宗成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烷烃为相变芯材的纳米胶囊是一种新型的固-固相变材料,其制备方法少且性能不足,一直处在研究阶段.利用阴离子型聚氨酯特殊的分散能力,将正十八烷分散在水中,在苯乙烯的参与下进行悬浮聚合,得到平均粒径在400 nm~750 nm的纳米胶囊.使用动态光散射法对悬浮聚合前后的粒径进行了测试,并用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胶囊的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悬浮聚合后粒径增大不明显,纳米胶囊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十八烷在其中呈单球形分布或多球分布,相变温度和过冷与纯十八烷基本一致,相变焓达到80 J/g,包裹率达到70%左右.
关键词:
阴离子型聚氨酯
,
正十八烷
,
纳米胶囊
,
相变材料
刘尧
,
孟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109
通过向杂化体系中引入特殊的有机配体2-(2-氨基乙基)吡啶,利用溶液冷却技术,合成了一种二维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材料的化合物(C7H12N2) PbBr4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C7H12 N2) PbBr4的单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7023nm,b=0.8289 nm,c =2.0224 nm,Z=8.无机部分是由共顶点的PbBr6金属卤化物八面体组成的二维平面片层.采用了相对扭曲构型的有机胺阳离子与二维无机片层通过氢键作用组成了杂化钙钛矿结构.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荧光光谱的特征发射峰出现在422nm处.
关键词:
杂化钙钛矿
,
二维层状结构
,
发光性质
刘尧
,
何力军
,
狄红祥
,
高忙忙
,
李海波
人工晶体学报
对制造光伏电池用多晶硅锭中的主要硬质夹杂SiC、Si3N4引起的热致应力进行数值分析.首先用晶体生长软件CGsim模拟定向凝固,获得铸锭凝固完成时温度场及夹杂分布,再基于此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分析这两种嵌于硅基体内的夹杂在硅基体内引起的热应力.夹杂颗粒模型形状设计依据其实际形状特征.由于SiC与硅均为立方结构,SiC夹杂影响可处理为各向同性;对于六方结构的Si3N4夹杂,通过对弹性矩阵的坐标转换考虑了其力学性能的各项异性.结果表明,多晶硅锭由1685 K降至室温的过程中,夹杂引起的最大热致应力SiC颗粒约为16 MPa,Si3N4颗粒在13 ~21 MPa之间,SiC团簇约为21 MPa,多颗粒在18~21 MPa之间.基于此,计算出多晶硅锭内最小失稳临界裂纹尺寸在286 ~ 676 μm之间,小于夹杂体的尺寸,因此在铸锭冷却过程中夹杂引起的裂纹发生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多晶硅
,
夹杂
,
热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