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根亮
,
宋玉哲
,
刘国汉
,
席彩红
,
王运福
,
高晓平
,
刘东妮
,
李有祥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不同条件的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了单分散SnO2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检测,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样品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时间越长,颗粒尺寸越大,以反应时间为6 h制备的粉体比表面积最大;溶胶-凝胶产物中,以SnCl2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得的颗粒克服了热处理过程中产物易团聚的问题,颗粒尺寸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两种方法制备的粉体均对酒精具有良好的灵敏度,SnCl2的乙醇溶液为原料、溶胶-凝胶技术获得的材料对酒精的灵敏度更高,并认为热处理过程中Cl-的去除是导致材料气敏性能不同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二氧化锡
,
溶胶-凝胶法
,
水热法
,
气敏特性
毛斌
,
刘斌
,
王运福
,
李工农
,
宋玉哲
,
马莉萍
,
刘国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金溶胶.研究了还原剂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金溶胶浓度、粒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金溶胶的光学特性、粒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小粒径金溶胶的最优条件为柠檬酸三钠(0.034 mol/L)与氯金酸(0.024 mol/L)溶液体积比为3:1,将氯金酸加入柠檬酸三钠溶液中为宜,反应时间6 min,搅拌速度约65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可成功制备出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稳定性佳的金溶胶,其平均粒径约6~7 nm.
关键词:
金溶胶
,
纳米金颗粒
,
水相还原法
,
合成工艺
王平波
,
宋玉哲
,
杜雪岩
,
韩根亮
,
刘国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2.009
本文以柠檬酸三钠(Na3C6H5O7·2H2O)保护的小粒径金胶体为晶种,采用晶种法制备了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晶种量的增加,金纳米粒子的形状依次为水滴状、梭状和球状,并且发现梭状金纳米粒子位于850nm处的多极共振吸收峰.基于表征结果分析了不同形貌产物的可能形成机理.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晶种法
,
制备
,
等离子体共振
王平波
,
宋玉哲
,
杜雪岩
,
刘国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银离子为辅助粒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为弱还原剂,利用晶种法制备棒状金纳米粒子,着重研究晶种用量与氯金酸量的比例对棒状纳米粒子形状和产率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进行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棒为面心立方结构,其UV-Vis出现位于530 nm处的短波吸收和970~980 nm的长波吸收,随着晶种与氯金酸用量比例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最终形成球形颗粒.最后探讨晶种用量影响金纳米棒生长的机制.
关键词:
金纳米棒
,
晶种法
,
紫外可见光谱
王运福
,
高晓平
,
张红霞
,
李工农
,
韩根亮
,
刘国汉
功能材料
以乙二醇为溶剂、SnCl4·5H2O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2粉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检测和表征,所得SnO2粉末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最小晶粒粒径为9.5nm.探讨了初始反应物浓度和聚合温度对晶粒粒径的影响.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SnO2
,
聚合温度
,
晶粒粒径
宋玉哲
,
董佳敏
,
刘斌
,
王运福
,
李旭东
,
刘国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硝酸诱导的晶种法制备金单晶纳米带,利用TEM、HRTEM和UV-vis技术对产物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吸收性能分析.发现产物的形态有纳米带、纳米片和纳米颗粒,但以纳米带为主.纳米带为面心立方结构金单晶.UV-vis显示,产物的微弱吸收峰位于550 nm和强吸收峰位于975 nm,分别起源于纳米带横轴直径与长度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纳米带的生长机制进是,小尺寸纳米片在硝酸诱导作用下通过表面偶极作用进行自组装.
关键词:
单晶
,
金纳米带
,
晶种法
,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