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H值对水热合成磷酸铋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贺迎迎 , 王杰 , 郭莉莉 , 安晓馀 , 吕源 , 刘园园 , 法文君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水热法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合成了不同物相和形貌的磷酸铋.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并以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对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前驱物溶液的pH值对磷酸铋的形貌、物相和光催化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前驱物溶液pH值为1.3时制得的磷酸铋的光催化性能最高,室温汞灯照射2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到99.61%.

关键词: 磷酸铋 , 水热法 , pH值 , 光催化性能

不同有机体系的混凝特征研究:以硫酸铝为例?

洪云 , 张伟军 , 左竟成 , 刘园园 , 董伟 , 王东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61005

选择牛血清蛋白和腐殖酸作为实验对象,考察了硫酸铝投加量和pH对两种有机体系有机物去除率、电荷性质以及絮体性质(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和沉降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硫酸铝混凝对腐殖酸的去除效率要高于BSA,当硫酸铝投加量为5 mmol·L-1时,两种体系中DOC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电中和在腐殖酸的混凝去除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吸附架桥是BSA去除的主要机理。对于两种有机体系,随着硫酸铝投加量的升高,絮体粒径逐渐减小,而分形维数增大。相比腐殖酸体系,BSA混凝形成絮体粒径大但分形维数更小,同时絮体沉降性较差。此外,两种体系中DOC去除率在pH值等于6时均达到最高。同时,当pH值从5上升到9的过程中,BSA体系粒径逐渐增加;而在腐殖酸体系中,在pH值小于6时,絮体成长平衡时间延长,同时平衡后絮体粒径要明显大于pH值大于7条件下形成的絮体。

关键词: 硫酸铝 , 混凝 , 牛血清蛋白 , 腐殖酸 , 絮体

聚合物改性烧煤矸石水泥的可行性

刘园园 , 狄辉 , 吴其胜 , 马树泉

材料导报

采用结合水、XRD、Fr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改性煤矸石水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钠激发煤矸石水泥和未加激发剂煤矸石水泥相比,PEG改性煤矸石水泥具有优良的性能.它能够增强水泥的密实度,提高结合水的含量,提高抗渗性能;它有少量的钙矾石的生成,提高了煤矸石水泥的体积稳定性;它不发生泛碱现象,减少了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同时,它能够在煤矸石水泥中生成双网络结构,提高煤矸石水泥结构的稳定性,增强煤矸石水泥的性能,但没有改变煤矸石水泥体系水化产物的类型.因此,聚合物改性煤矸石水泥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聚合物 , PFG , 煤矸石 , 活性

硅负极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冯明燕 , 田建华 , 刘园园 , 单忠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633

选用乙炔黑(AB)、SuperP、VulcanXC-72和BP2000四种导电剂,研究其物化性能及含量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粘合剂种类和用量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硅电极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法对硅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导电剂SuperP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中的比表面积(75.8 m2/g)和颗粒尺寸(39.2 nm),有利于提高硅负极的循环性能及倍率循环性能.采用15wt%的导电剂SuperP与15wt%的粘合剂CMC所制备的电极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1143.8 mAh/g.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硅负极 , 导电剂 , 粘合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