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洁
,
刘向荣
,
赵顺省
,
杨再文
,
闫森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98
以2-吡咯甲酰肼与2,4-二羟基苯甲醛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2H11N3O3(Ⅰ)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3H15N3O4(Ⅱ),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Z=4,晶胞参数为a=1.2586(4)nm,b=0.8050(3)nm,c=1.1914(4)nm;晶体Ⅱ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Z=4,晶胞参数为a=0.4756(2)nm,b=1.2491(6)nm,c=2.2145(11)nm。热重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最大热分解峰分别出现在267.59和284.79 ℃,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6.6和122.9 kJ/mol,表明化合物Ⅰ和Ⅱ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粘度实验和微量热实验研究了化合物Ⅰ和Ⅱ与CT-DNA的相互作用,均显示两种化合物均与CT-DNA发生了插入作用,且相互作用过程放热,焓变值分别为ΔH(Ⅰ)=4.67 kJ/mol和ΔH(Ⅱ)=4.40 kJ/mol。
关键词:
酰腙化合物
,
晶体结构
,
热稳定性
,
小牛胸腺DNA
张润兰
,
陈长乐
,
王晶
,
刘向荣
,
金克新
,
高玉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FeO3陶瓷粉末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YFeO3结构的影响.XRD表明,当烧结温度达850℃以上,可形成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YFeO3.室温磁滞回线测量表明,YFeO3具有弱铁磁性,并在H=0kA/m处出现突变,这是由YFeO3的磁各向异性引起的.εr-T曲线和D-T曲线表明在40~300K之间YFeO3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表现出频率色散现象,同时YFeO3存在低温介电弛豫行为.当外加0.8T的磁场时,介电测量表明YFeO3具有磁介电效应,最大值可达35.11%.
关键词:
多铁性材料
,
YFeO3
,
溶胶-凝胶法
,
磁介电效应
李侃社
,
梁耀东
,
闫振峰
,
李苗
,
刘向荣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3008
以马来酸酐、苄胺、氯化镧、氢氧化钠为原料成功合成了N-苄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A)、熔点等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通过刚果红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FTIR、TGA研究了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N-苄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为白色粉末,熔点184℃,其化学组成为LaL3·H2O,N-苄基马来酰胺酸根中的羧基氧和酰胺氮与镧离子发生配位,形成螯合物.刚果红试验表明,加入LaL3·H2O后PVC的热稳定时间从4 min提高到28 min;UV表明,PVC在降解过程中,主要形成共轭双键为3的多烯结构,同时伴有共轭双键为4~9的多烯的生成,LaL3·H2O的加入抑制了多烯的生成;FTIR表明,LaL3·H2O的加入,抑制了C-Cl键的极性;TGA研究证明,LaL3·H2O大幅提高了PVC热降解的活化能,氮气氛中由123.46 kJ/mol提高到162.60 kJ/mol,空气气氛中由115.94 kJ/mol提高到152.15 kJ/mol,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LaL3·H2O可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关键词:
N-苄基马来酰胺酸根
,
镧(Ⅲ)
,
聚氯乙烯
,
热稳定剂
,
热重分析
毛新洁
,
刘向荣
,
赵顺省
,
杨再文
,
闫森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98
以2-吡咯甲酰肼与2,4-二羟基苯甲醛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2H11N303(Ⅰ)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3H15N304(Ⅱ),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Z=4,晶胞参数为a=1.2586(4) nm,b =0.8050(3) nm,c=1.1914(4)nm;晶体Ⅱ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Z=4,晶胞参数为α=0.4756(2) nm,b=1.2491(6) nm,c =2.2145(11) nm.热重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最大热分解峰分别出现在267.59和284.79℃,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6.6和122.9 kJ/mol,表明化合物Ⅰ和Ⅱ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粘度实验和微量热实验研究了化合物Ⅰ和Ⅱ与CT-DNA的相互作用,均显示两种化合物均与CT-DNA发生了插入作用,且相互作用过程放热,焓变值分别为△H(1)=4.67 kJ/mol和△H(Ⅱ)=4.40 kJ/mol.
关键词:
酰腙化合物
,
晶体结构
,
热稳定性
,
小牛胸腺DNA
闫红英
,
刘向荣
,
高怡然
材料导报
在熔剂保护条件下,制备了碳化硅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和称量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组织、硬度及密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界面发生轻微的化学反应.随着碳化硅颗粒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密度也呈增加趋势.实验确定了熔剂保护条件下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碳化硅
,
熔剂
,
镁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