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华
,
岳明
,
王云桥
,
路青梅
,
刘燕琴
,
张东涛
,
刘卫强
,
张久兴
,
郭朝晖
稀有金属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磁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Tm元素掺杂对SmCo5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SmCo5和Sm0.8Tm0.2Co5.2均为CaCu5结构,掺杂Tm元素后,晶格常数c值增大,而a,b与晶胞体积减小;M-T曲线测试结果表明:SmCo5和Sm0.8Tm0.2Co5.2的居里温度分别为957和965 K;在测试外加场为7T的条件下,300 K时SmCo5的各向异性场HA和饱和磁化强度M7T均高于Sm0.8Tm0.2Co5.2;当温度升高至473 K,SmCo5的HA和M7T要低于Sm0.8Tm0.2Co5.2,说明SmCo5中进行Tm元素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磁性能.
关键词:
SmCo5
,
Tm元素掺杂
,
晶体结构
,
高温
,
内禀磁性能
张东涛
,
许刚
,
贺建
,
杨建军
,
岳明
,
刘卫强
,
张久兴
功能材料
采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纳米晶Sm2Co17烧结磁体,研究了粉末和烧结磁体的结构和磁性能.球磨粉末在低温退火(<1023K)时,主相为TbCu7结构;高温退火(>1023K)时,主相为Th2Zn17结构.退火温度从923K增加到1223K,粉末的矫顽力从0.99T下降到0.12T.烧结磁体也具有TbCu7结构,磁体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5nm.室温时磁体的剩磁为0.65T,矫顽力达0.87T.烧结磁体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573K时的剩磁为0.6T,矫顽力为0.32T.
关键词:
纳米晶
,
Sm2Co17
,
SPS
,
烧结磁体
李现涛
,
岳明
,
李萌
,
李超
,
季维骁
,
刘卫强
,
张东涛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3022
块状烧结钕铁硼废料的主要来源包括烧结钕铁硼机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边角料和各类报废产品中回收的废料.这种废料基本保持了烧结钕铁硼固有的成分和微结构,如果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加以回收,不仅工艺过程复杂、回收成本高,而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此,不同研究者经过努力开发出了多种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的块状烧结钕铁硼废料的氢回收技术.本文介绍了利用氢气回收块状钕铁硼烧结废料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当前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块状烧结钕铁硼废料
,
氢处理
,
回收技术
王公平
,
李文波
,
刘卫强
,
岳明
,
张久兴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1.03.018
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新型SPS NdFeB磁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磁体的显微组织,利用B-H回线仪测量磁体磁性能,利用阿基米德法测量样品密度.系统研究了稀土含量不同的两种NdFeB磁体的烧结特征.结果表明,SPS NdFeB磁体的烧结特征与传统烧结方式的特征不同,且与样品稀土含量密切相关;较高稀土含量样品,最佳烧结温度较低,且范围较宽(780-940℃);较低稀土含量的样品,最佳烧结温度较高,范围较窄(最佳值950℃附近);以此为基础,对烧结后期阶段的烧结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
烧结钕铁硼
,
烧结温度
,
烧结特征
王剑侠
,
张东涛
,
黄俊
,
刘卫强
,
岳明
,
张久兴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Sm( Co0.79 Fe0.09 Cuo.085 Zr0.032) 7.95合金,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在1200 ~1240℃烧结1h,1165 ~1190℃固溶处理3h,快速风冷淬火后在840 ℃保温12h,以0.4 ·min-1的冷速冷却至420℃,保温10h,最后随炉冷却.磁体经过加工后,采用不同的磁性测试手段对磁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磁体的剩磁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矫顽力最好的工艺为1230℃烧结1h,然后在1180℃固溶3h.将此工艺制备的磁体采用中国计量科学院NIM-500C超高温永磁测量仪测试,磁体在773 K时的最大磁能积为10.94 MGOe,高于已经报道的同Z值的2∶17型永磁体.磁体的磁滞回线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测得,室温下Br=10.5 kGs,Hcj=30.21 kOe,(BH)max=25.60MGOe; 773 K时磁体Br=7.45 kGs,Hcj=6.02 kOe,(BH) max=9.85 MGOe.剩磁温度系数α=-0.0624%·℃-1,矫顽力温度系数β=-0.169%·℃-1.
关键词:
SmCo
,
2∶17型永磁
,
温度系数
,
稀土
岳明
,
张东涛
,
刘卫强
,
张久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53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Bi2O3/Cu复合梯度靶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合成的复合梯度靶材具有宏观组织不均匀性和微观组织连续性的特征, 显微组织中不存在微裂纹, 减小了热应力的影响. 与单一成分靶材相比, 复合梯度靶材的热导率显著提高, 解决了靶材在溅射过程中因散热不良而碎裂的问题, 提高了其使用率.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
Bi2O3/Cu
,
复合梯度靶材
刘荣明
,
岳明
,
张东涛
,
刘卫强
,
张久兴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643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高能球磨技术及颗粒清洗、分级筛选工艺, 制备了具有较高矫顽力、颗粒尺寸分布狭窄的SmCo5纳米颗粒与纳米薄片, 利用XRD, SEM, TEM, 激光粒径分析(LPS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分别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尺寸分布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9.8和47.5 nm的SmCo5 纳米颗粒, 其室温矫顽力分别为6.8×10$4和7.3×105 A/m; SmCo5纳米薄片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4 μm, 平均厚度为 75 nm, 具有明显的c轴织构和较强的磁各向异性, 其难磁化轴和易磁化轴上的室温矫顽力分别可达5.5×105和1.6× 106 A/m; SmCo5纳米颗粒和纳米薄片的矫顽力表现出显著的颗粒尺寸依赖性.
关键词:
SmCo5
,
nanoparticle
,
nanoflake
,
surfactant
,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
magnetic property
苏彦庆
,
刘卫强
,
骆良顺
,
叶喜葱
,
郭景杰
,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底漏式真空吸铸成形方法制备钛合金小型叶轮铸件的可能性.首先研究了底漏式真空吸铸工艺参数对TA15合金在水平方向的螺旋形型腔内流动性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工艺参数对1mm厚薄板铸件在重力方向上充填率的影响,最后采用合理工艺参数成功吸铸出钛合金叶轮,叶轮铸件轮廓完整,棱角清晰.结果表明,气体压力对充型能力有决定性影响,合金液不仅在重力方向具有很强的充型能力,而且在水平方向也能够很好地充填型腔.
关键词:
真空吸铸
,
TA15合金
,
充型能力
,
叶轮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