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鹰
,
汪建文
,
韩晓亮
,
东雪青
,
刘冬冬
,
新吉勒图
,
仇连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轴编码器锁相周期采样技术,在风洞开口实验段对旋转风力机叶片动态绕流结构进行了PIV实验,通过Insight 3G平均背景消噪和相关分析获得速度矢量信息,应用Tecplot处理得到相应的流线和速度云图.初步揭示了叶片动态绕流的特征变化及其绕流结构随风轮转速的变化规律,并探索了流动特征与风轮功率系数的对应关系.由于附着涡的诱导效应,翼型下游存在速度亏损区.随着转速的增加,附着涡影响区域增大,翼型下游速度亏损区域增大,亏损幅度也增大.在绕流结构中,切向速度分量占主导地位,轴向速度分量较小.叶片动态绕流特征的研究为分析风轮流场涡系的干涉及叶片动态失速等复杂流动问题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风力机
,
叶片绕流
,
流动测量
,
PIV
东雪青
,
汪建文
,
韩晓亮
,
高志鹰
,
刘冬冬
,
新吉勒图
,
仇连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叶尖加小翼可以提高风力机的功率系数.本文在风洞开口试验段利用PIV技术,对旋转风力机叶尖加装V型小翼时叶片和小翼周围的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加小翼和不加小翼时的流场图,发现加上小翼后,叶尖部分的流场得到了改善,小翼对风力机的主要影响范围是从截面r/R=0.86到1.04之间,约占主叶片长度的14%左右.
关键词:
风力机
,
小翼
,
PIV试验
杨素媛
,
刘冬冬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5.024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导热性好等显著优点,在汽车、轨道交通和兵器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传统的铆接和熔化焊等连接方法质量较差,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作为有色金属“焊接专家”的搅拌摩擦焊,相比传统的连接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介绍了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和接头质量影响因素,详细总结了国内外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在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塑性流动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学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不足,点明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检测标准和材料的真实流动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最后在异种材料的焊接、搅拌头的优化设计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对镁合金搅拌摩擦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合金
,
搅拌摩擦焊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塑性流动
李智鹏
,
扈艳红
,
杜磊
,
刘冬冬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国产芳纶纤维 DAF-III 表面上浆剂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方法用丙酮溶剂抽提纤维一定时间,分析对比去除上浆剂前后的纤维和抽提溶液,并制备 DAF-III 增强的聚三唑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国产 DAF-III 芳纶纤维的主体结构是聚酰胺苯并咪唑,表面上浆剂主要组分是脂肪族酯类低聚物。溶剂抽提去除了纤维表面大部分上浆剂,裸露的纤维本体存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沿纤维方向的大量沟壑;去除上浆剂后,复合材料的 ILSS 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81.2%和56.20%。结论纤维表面上浆剂对纤维以及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显著,纤维与树脂通过机械锚合和氢键作用改善界面粘接。
关键词:
国产芳纶 DAF-III
,
上浆剂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聚酰胺苯并咪唑
杨素媛
,
刘冬冬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准静态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对稀土镁合金进行压缩实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显微分析,研究动态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并探讨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机制.结果表明:稀土镁合金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对应变速率有一定的敏感性,塑性变形方式为滑移和孪生共同作用,断裂机制表现出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
高应变速率
,
力学性能
,
塑性变形
,
断裂
刘冬冬
,
扈艳红
,
张芳芳
,
顾渊博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407.003
通过分子设计制备合成了含叠氮及苯并咪唑双官能团的偶联剂 Azido-Benzimidazole(ABI),并考察了新型偶联剂对国产芳纶Ⅲ(DAF-Ⅲ)/聚三唑树脂(PTA)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作用。SEM、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及 XPS分析表明,ABI通过分子结构中的苯并咪唑基团与 DAF-Ⅲ纤维形成分子间氢键,能够作用到DAF-Ⅲ上。FTIR及DSC分析表明,ABI中的叠氮基团与PTA树脂中的炔基发生反应,生成三唑环参与了PTA树脂的固化。经2.1 wt%ABI处理后,DAF-Ⅲ/PTA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弯曲强度分别较未处理时提高了62.0%和43.7%。
关键词:
国产芳纶Ⅲ
,
聚三唑树脂
,
苯并咪唑
,
叠氮
,
偶联剂
,
界面增强
刘冬冬
,
徐守冬
,
史文静
,
王忠德
,
刘世斌
,
张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草酸前驱体法和传统固相法分别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钠(NaNi0.5Mn0.5O2),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图谱(EIS)和循环伏安(CV)等测试方法,考察了两种材料在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用草酸前驱体法制备的材料为结晶良好的层状结构,无杂相存在,颗粒直径在1μm左右.在0.5C(60 mA·g-1)的倍率下,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3.8 V时,草酸前驱体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4 mAh·g-1和123.7 mAh·g-1,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8.3%和35.6%.基于工艺上的简单和有效特性,草酸前驱体法很有潜力作为规模制备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草酸前驱体法
,
固相法
,
镍锰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