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激光硬化层对GCr15钢弯曲性能的影响

雷声 , 刘全坤 , 缪宪文 , 桂中祥 , 吴跃波 , 马灿

材料热处理学报

应用激光相变硬化技术进行GCr15轴承钢激光强化处理试验,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钢件经激光硬化处理后获得的激光硬化层对钢件抗弯强度和挠度的影响,弯曲试验时材料的塑性用各试样的最大挠度来表示.结果表明,经激光硬化处理后钢件的抗弯强度和挠度明显下降,断裂机制也发生了改变,导致了激光硬化层塑性和韧性的下降.对常规热处理试样和激光表面处理试样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常规热处理试样断裂后断裂表面均表现出韧性断裂后的韧窝特征,激光硬化层起裂区呈现脆性特征,断裂方式主要为准解理和沿晶断裂.

关键词: 激光硬化层 , 弯曲强度 , 挠度 , 断裂

W18Cr4VCo5钢表面PCVD复合陶瓷涂层的摩擦学研究

王雷刚 , 黄瑶 , 刘全坤 , 刘明霞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11.015

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对挤压模具钢表面进行复合陶瓷强化处理,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模拟金属挤压的磨损过程,研究了复合陶瓷表面强化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用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表面涂层的元素分布、相结构和磨痕形貌.结果表明,W18Cr4VCo5钢表面PCVD陶瓷涂层具有显著减摩抗磨能力.

关键词: W18Cr4VCo5钢 , PCVD陶瓷涂层 , 抗磨减摩

陶瓷表面强化耐热模具钢高温摩擦学研究

王雷刚 , 黄瑶 , 刘全坤 , 刘明霞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3.01.016

研究了等离子低温化学气相沉积Si3N4,BN陶瓷膜强化耐热模具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在日本大越式迅速摩擦试验机上采用比拟温挤试验,研究了复合陶瓷强化W18Cr4V与有色金属铜(H62),A3钢试样配副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并与未采用复合陶瓷强化W18Cr4V与铜(H62),A3钢摩擦副进行比较,通过SEM观察了磨面形貌,分析了陶瓷强化耐热模具钢与H62,A3钢的磨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陶瓷强化挤压模具能显著降低磨损量,适合应用于挤压生产.

关键词: 耐热模具钢 , 复合陶瓷 , 高温摩擦学

6CrW2Si钢制镶条淬火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及试验

李亨 , 刘全坤 , 陈从升 , 陈晨 , 孙宪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折弯模镶条淬火冷却时温度的瞬态分布特性对于研究6CrW2Si钢淬后变形机理有重要作用。考虑热物性参数、对流换热等因素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推导相变潜热转换为等效比热的定量解析并写入程序,建立了淬火过程三维温度场的非线性瞬态数学模型。通过金相观察、XRD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方法对6CrW2Si钢镶条组织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换热边界条件和热传导两因素在不同时刻对零件的冷却速度交替起主导作用;65 s左右时马氏体转变所释放的潜热使得冷却速度有较大幅度降低,心部较表面所受影响大;冷却过程中镶条横截面的温度场由两表面交接处至心部呈梯度分布;零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且被淬透,最终得到的组织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碳化物。

关键词: 温度场模型 , 等效热容 , 特征节点 , XRD物相分析 , 冷却曲线

固定短芯棒拔管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胡龙飞 , 刘全坤 , 王强 , 胡成亮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1.023

为了研究固定短芯棒拔管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和分布规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拉拔过程,讨论模具形状参数、拉拔变形参数、摩擦条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具半锥角α较小时,随着α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大;在减径率εs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减壁量△S的增加,钢管内外表面的残余应力逐渐减小,在△S一定而εs增加时,内外表面上残余应力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同时,轴向残余应力随着拉拔速度υ和摩擦系数μ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固定短芯棒 , 拉拔 , 残余应力 , 弹塑性有限元法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