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兴
,
卜景龙
,
魏恒勇
,
崔邁
,
魏颖娜
,
张利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5.001
以四氯化钛和异丙醚为主要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TiO2凝胶为钛源,按 n(C)n(Ti)为11.4引入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 TiN 粉体。通过 TG-DTA、XRD 和 FE-SEM研究了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 TiN 粉体的形成历程。结果发现,在800~1000℃碳热还原3 h,锐钛矿型 TiO2转变为金红石型 TiO2;在1000~1200℃碳热还原氮化3 h,金红石型 TiO2转变为 Ti3 O5,并逐渐氮化生成 TiOxNy;在1300℃碳热还原氮化3 h,TiOxNy 开始转变为 TiN,但其氮化并不完全,延长氮化时间至5 h,剩余的 TiOxNy 全部转化为 TiN。TEM和纳米粒度分析仪测试表明,合成的 TiN 颗粒发育良好,呈近似方形结构,约为250 nm,粒径分布在0.4~1.1μm。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
碳热还原氮化法
,
氮化钛
,
粉体
张利芳
,
魏恒勇
,
卜景龙
,
陈敏
,
刘会兴
,
倪洁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3.001
氮化钛(TiN)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及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特性,加之介孔材料具有均一且连续可调的纳米级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特点,使介孔TiN纳米材料在催化、光催化、储能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介孔氮化钛纳米材料的结构及其特性出发,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介孔TiN纳米材料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综述了近年来该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和无模板法,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氮化钛
,
介孔材料
,
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