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辉
,
袁萍萍
,
张琳
,
徐莉
,
邓秋芸
,
张勇
,
桂阳海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0.01.006
回顾了近年来脉冲电镀铬的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脉冲电镀铬的特性,脉冲电镀得到的铬镀层结构不同于直流镀层,其孔隙率低,裂纹数目少,双向脉冲电镀铬可在电镀过程中不断修饰镀层表面,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获得多层纳米晶结构,可大幅度改善镀铬层的抗腐蚀性能.
关键词:
脉冲电镀
,
电镀铬
,
耐腐蚀性
冯辉
,
张勇
,
卫应亮
,
陈俭民
,
崔亚锋
,
张天记
,
冯少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水平阴极方式复合电沉积Ni-MWCNTs(Ni-多壁碳纳米管).采用硫酸镍基础电解液,添加适当表面活性剂和光亮剂,MWCNTs为2~2.5 g/L,电流密度为2.5 A/dm2时,获得的Ni-MWCNTs沉积层结构致密,复合沉积层中MWCNTs含量达22.45%.复合电沉积层表面微观形貌照片显示,MWCNTs在复合电沉积层中占主要体积,镍的电结晶形态呈球形,结晶点位置位于MWCNTs管壁缺陷处及部分管端处,MWCNTs的管端和管壁缺陷处的Ni晶粒相互连接,形成牢固的复合沉积层.复合电沉积层中MWCNTs含量受电解液中MWCNTs浓度、电流密度以及光亮剂影响,在MWCNTs上的Ni沉积层连续性直接受MWCNTs管壁上缺陷的数量和连续性影响,形成晶核的缺陷尺度至少在1 nm以上.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
多壁碳纳米管
,
水平阴极方式
,
电结晶
张勇
,
冯辉
,
金远锋
,
杨勇
,
武行兵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03.003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铝氧化膜,探讨了前处理、电解液组成、电解液浓度以及氧化电压等参数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处理对氧化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适当比例的磷酸和草酸的混合酸制备的多孔膜质量最佳,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阳极氧化电压可使膜的孔密度减小,孔径增大,膜的有序性增加.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有序性优于一步氧化法.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氧化铝膜
,
多孔膜
,
二次阳极氧化
桂阳海
,
牛连杰
,
韩勤会
,
张林森
,
崔瑞立
,
冯辉
电镀与涂饰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超硬磨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种类及研究进展,包括化学镀、电镀、盐浴镀覆、真空物理气相沉积、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粉末覆盖烧结、真空微蒸发镀、刚玉涂覆、原子层镀以及化学刻蚀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处理后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超硬材料
,
金刚石
,
立方氮化硼
,
表面处理
张哲
,
何春燕
,
郭征
,
冯辉
钛工业进展
研究了不同退火制度对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19钛合金棒材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等轴组织转变为双态组织,经(915 ~940)℃×1 h/AC +550℃×8 h/AC双重退火处理后获得等轴组织,经(965~990)℃×1 h/AC+550℃×8 h/AC双重退火后获得双态组织.TA19钛合金棒材的较佳热处理温度为(965~990)℃×1 h/AC+550℃×8 h/AC,经该制度热处理后棒材的室温拉伸性能优良.
关键词:
TA19钛合金
,
退火制度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桂阳海
,
牛连杰
,
韩勤会
,
张林森
,
李永义
,
冯辉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0.07.004
采用复合化学镀方法,在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粉体表面成功地制备了不同SiC含量的(Ni-P)-SiC复合镀层.实验结果表明,立方氮化硼粉体经复合化学镀后,SiC颗粒均匀分布于Ni-P合金中,表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镀层致密、均匀,部分表面凹凸不平,有利于增加与树脂基体的把持力.当镀液中ρ(SiC)为2 g/L时,复合镀层表面最粗糙,凹凸度增加.
关键词:
超硬材料
,
立方氮化硼
,
复合化学镀
,
(Ni-P)-SiC复合镀层
朱康平
,
王力
,
冯辉
,
文宁
钛工业进展
分别尝试采用纯横波、横波纵波相结合、双角度纵波斜入射3种超声波探伤方法,对某壁厚与外径比(t/D)为0.25的锆合金厚壁管进行探伤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纯横波法杂波干扰大,且内壁缺陷容易漏检,不适用于该规格锆管的检测;而横波纵波相结合和双角度纵波斜入射的方法均能准确的发现内、外壁缺陷,且杂波干扰小,探伤重复性好;纵波斜入射法简便易行,但探伤效率较低,适合于小批量厚壁管材探伤,而横波纵波相结合法更适用于大批量厚壁管检测,这2种方法同样适用于t/D更大的管材探伤.
关键词:
锆合金
,
厚壁管
,
超声波
,
探伤方法
安悦
,
韩杰
,
张婷
,
冯辉
,
周晓霞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58
以邻苯二胺(或4-甲基邻苯二胺)及一氯乙酸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2-氯甲基苯并咪唑及2-氯甲基-5-甲基苯并咪唑;以取代羧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再与CS2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合成10种2-巯基-5-取代-1,3,4-(口恶)二唑;将2种2-氯甲基-5-取代-苯并咪唑与10种2-巯基-5-取代-1,3,4-(口恶)二唑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合成14种2-[5’-CH3(H)-苯并咪唑-2’-亚甲硫基]-5-取代-1,3,4-(口恶)二唑衍生物.借助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生长素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芽鞘和绿豆发芽有着不同程度的生长调节作用.
关键词:
苯并咪唑
,
(口恶)二唑
,
合成
,
生长素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