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鸿武
,
陈欣
,
余文焘
,
黄伯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紧耦合气雾化制粉过程中AlNiY合金熔滴的冷却行为以及非晶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AlNiY合金非晶化的临界冷却速率大致为103K/s;(2)熔滴的冷却速率与直径成反比,当直径小于25 μm时,熔滴达到临界冷却速率实现非晶化.当直径大于25μm时,熔滴无法获得非晶化临界冷却速率,只能发生形核结晶;(3)熔滴的非晶化还与雾化过程相关,由于熔滴破碎时的位置和温度不同,获得的冷却速率将不同,出现了相同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存在非晶和结晶两种状态.
关键词:
气雾化
,
紧耦合喷嘴
,
冷却
,
非晶
,
粉末
欧阳鸿武
,
余文焘
,
陈欣
,
何世文
,
黄劲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球化效应",在SLS设备上探索将异形Ti粉转化为高性能球形粉末的可行途径.通过系统地改变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选取合适的激光扫描间距,探明了形成"球化效应"的工艺条件,并在激光功率为600 W,扫描速度为30mm/s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球形Ti粉.通过对球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选取激光扫描制备球形Ti粉工艺参数的准则.
关键词:
激光
,
粉末
,
球化效应
,
Ti粉
欧阳鸿武
,
陈欣
,
余文焘
,
黄伯云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z2.021
采用紧耦合气雾化制粉设备,研究了熔体过热度对紧耦合气雾化模式和粉末粒度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其他气雾化工艺参数不变,熔体(金属铜)过热度分别设定为150,200,250和300 K,得到相应的粉末平均粒度分别为34.88,32.33,30.87和19.74 μm.对雾化过程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当熔体过热度从250 K提高到300 K时,液滴的破碎模式发生了改变,即由袋式转变为延展式,粉末粒度显著下降.但是,过热度的变化对雾化粉末粒度的正态分布规律没有明显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有潜力获取粒度更细、分布更均匀的粉末.
关键词:
雾化
,
紧耦合喷嘴
,
过热度
,
粉末
,
粒度
余文焘
,
欧阳鸿武
,
杨家林
,
陈欣
,
黄伯云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z2.020
近10多年来,选区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一种基于先进的激光技术、粉体技术和CAD技术的快速成形技术日渐成熟.与常规的粉末冶金工艺相比,SLS无需模具就可将金属和非金属粉末直接烧结成近净形致密零件,具有成形灵活性强、周期短、原料广泛等特点,并适合于制造不同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在汽车、造船、机械、航空与航天等诸多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成形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前沿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SLS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并着重对比分析了SLS与常规粉末冶金技术的异同.
关键词:
激光烧结
,
粉末冶金
,
成形技术
欧阳鸿武
,
黄伯云
,
陈欣
,
余文焘
,
张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了探明紧耦合气雾化制粉过程中金属熔液在气流作用下的雾化机理,采用降低金属过热度,使部分金属液流在雾化过程中提前凝固的方法,研究了开涡状况下(气体压力为2.1 MPa)金属液流的成膜机制.结果表明:雾化过程中液膜不是连续生成的,而是以离散方式形成的;开涡状况下的"实心锥"雾化存在将液滴挤压成液膜的成膜过程.这个成膜过程可表述为:金属液流进入回流区,经"初次雾化"破碎成离散的液滴,并在湍流层中进一步破碎细化,从滞留点前端穿过马赫盘,被挤压成厚度约为10~30μm、面积大约为10~50 mm2的液膜.
关键词:
雾化机理
,
粉末
,
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