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云龙
,
谢耀辉
,
陈卫华
,
何文
,
龙青
,
谢祥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温显微镜、维氏显微硬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研究了高硅镍铜合金NCu30-4-2-1热处理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树枝状α-Ni基固溶体相以及枝晶间呈网状分布的α+β共晶相组成;固溶温度为850℃时,合金组织无明显变化;固溶温度为950℃保温2h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合金中β强化相基本溶入固溶体基体中,形成单相过饱和固溶体基体组织;固溶温度为1050℃时,晶粒异常长大.在固溶处理950℃×2h+时效处理600℃×8h下,主要析出相为细小弥散分布的β’-Ni3Si相,与基体保持良好共格关系,合金硬度达到450 HV.
关键词:
高硅镍铜合金
,
热处理
,
DSC
,
组织演变
徐国纲
,
张旭东
,
何文
,
李红
,
贾兴涛
,
任晓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试验分别以微米级Y2O3、Eu2O3粉体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三乙醇胺为络合剂,采用三乙醇胺络合沉淀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NC6H12(NH4)Y2(CO3)(NO3)2·nH2O的前驱体.研究了前驱体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前驱体在500℃保温2 h即可直接生成立方相的Eu:Y2O3,在1000℃保温2 h的条件下得到了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0~60 nm、近球形的纳米Eu:Y2O3荧光粉.
关键词:
Eu:Y2O3
,
沉淀法
,
络合剂
,
纳米粉
,
荧光粉
卢飞峰
,
吴勇
,
甘莉芬
,
方永浩
,
何文
,
汪娟
材料导报
通过水化热测量研究了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引气剂和粉煤灰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放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缓凝型减水剂能不同程度地延缓水泥的水化放热过程,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掺入引气剂对水泥水化放热几乎没有影响,而掺粉煤灰可显著降低水泥水化热.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
粉煤灰
,
高效减水剂
,
引气剂
,
水化热
王琴梅
,
何文
,
冯冲
,
滕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具不同分子量的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PBLG/PEG)两亲嵌段共聚物膜.利用大角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研究其聚集态结构,利用力学试验机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PBLG均聚物的类似,PBLG嵌段以α-螺旋构型存在,并形成六棱柱晶体.共聚物呈微相分离结构,两嵌段形成的微区的大小和形态与两嵌段的含量有关.PEG嵌段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其断裂伸长率.
关键词:
聚谷氨酸苄酯
,
聚乙二醇
,
两亲嵌段共聚物膜
,
聚集态结构
,
力学性能
张梅梅
,
陈晓峰
,
刘建安
,
何文
硅酸盐通报
为了获得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良好生物矿化性能的生物活性材料,以正硅酸乙酯(TEOS)及磷酸三乙酯(TEP)为前驱体,硝酸钙(CN)为添加剂,盐酸为催化剂,在不同水与醇盐物质的量比(R)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利用生物活性材料的体外评价方法及FTIR、XRD、SEM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模拟体液(SBF)浸泡后, 随着水解度的增大,其表面羟基磷灰石层的形成能力逐渐减弱.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生物玻璃
,
水解度
,
生物活性
艾云龙
,
龙青
,
陈卫华
,
谢耀辉
,
何文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分级保温热处理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转变、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分级保温处理中,基体中过饱和的碳和合金元素会以二次碳化物的形式析出,残留奥氏体发生马氏体转变.在1150℃×2 h +890℃×5h分级保温过程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大量二次碳化物析出,首先析出颗粒状的(Cr,Fe)23C6,然后基体和(Cr,Fe)23C6发生原位转变生成片状的(Cr,V)2C和长条状的(Cr,Fe)7C3,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冲击韧性及抗磨损能力.
关键词:
高铬白口铸铁
,
热处理
,
硬度
,
冲击韧性
,
耐磨性
,
二次碳化物
孟霞
,
张旭东
,
何文
,
徐国纲
,
李红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5.019
对莫来石的结构、性能、应用、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通过对莫来石的传统电熔法、烧结法、固相反应合成法、高能球磨低温煅烧法以及溶胶-凝胶法、水解-共沉淀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等制备方法的研究,为超细粉体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较低温度或其他溶剂的情况下,由水热法制取莫来石粉体以及对前驱体的体系用微乳分散剂进行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莫来石
,
超细粉体
,
溶胶-凝胶法
,
水解-共沉淀法
,
水热法
张旭东
,
张学广
,
何文
,
李海明
,
毕志英
,
王卓
人工晶体学报
磷酸铁锂由于其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势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利用微生物法与水热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成功制备出介孔LiFePO4/C原位复合材料.以微生物为模板和碳源,通过与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矿化作用形成盐类混合物,经200℃水热反应,从而形成LiFePO4/C原位复合材料.通过结构与性能表征,该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球形结构,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34 mA·h.g-1,比普通水热法合成的样品的比容量提高了近30%,且其充放电性能有着很好的对称性和较小的极化现象.其性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具有介孔球形结构和原位复合碳的存在,从而促进了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和电子传导.
关键词:
磷酸铁锂
,
微生物-水热法
,
原位复合材料
,
电化学性能
李文文
,
丁良生
,
艾云龙
,
何文
材料保护
为了更好地了解铝合金型材经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耐腐蚀情况,在相同条件下对6063型铝合金和阳极氧化样做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试验(CASS)并进行了对比.用电子天平测定腐蚀失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腐蚀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为由阻挡层和多孔层组成的多孔性膜,能阻碍Cl-等的侵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蚀性能;阳极氧化膜的腐蚀从晶界开始,蚀孔小且分布均匀,腐蚀质量损失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在一定时间内腐蚀速率会呈现短暂增大趋势,随着腐蚀时间继续延长会出现再钝化过程,直至氧化膜完全腐蚀破裂,腐蚀产物由O,Al,P3种主要元素及少量的Cl,S元素组成.
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
铝合金
,
盐雾腐蚀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