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玉安
,
果世驹
,
李志军
,
韩静涛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7.08.006
对普碳钢蜂窝夹芯板进行了面内压缩试验,利用贴片法测量了等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出了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不带面板时,蜂窝芯子的泊松比接近于1.0;带面板时,蜂窝板的泊松比减小到0.33~0.39,其值随面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等效弹性模量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7%;抗压强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6%~32%;面内压缩时,普碳钢蜂窝夹芯板的等效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主要受面板厚度和夹芯厚度的影响,二者均随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夹芯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胞壁厚度和胞壁边长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钢蜂窝夹芯板
,
应力-应变曲线
,
抗压强度
,
泊松比
井玉安
,
果世驹
材料导报
系统介绍了蜂窝夹芯复合板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应用,综述了蜂窝夹芯复合板的生产方法,提出了钢质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概念,简要阐述了钢质蜂窝夹芯复合板的优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钢质蜂窝
,
三明治夹芯
,
复合材料
,
应用
井玉安
,
胡希达
,
臧晓明
,
覃毅
,
李春福
机械工程材料
对Q215热轧带钢试样进行还原处理后,利用四辊轧机对其进行五道次冷轧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对还原后及不同道次冷轧后试样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还原后热轧带钢表面出现的裂纹、气泡和气孔等缺陷在冷轧过程中得到有效消除,裂纹宽度减小并趋于闭合,但五道次冷轧后,带钢表面仍然残留裂纹痕迹,且裂纹间距增大;带钢表面脱碳层厚度逐道次减小,试样表面形貌得到改善,表面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还原
,
冷轧
,
氧化铁皮
,
表面形貌
,
脱碳层
井玉安
,
臧晓明
,
商秋月
,
覃毅
,
李富强
,
刘英明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223
利用四辊轧机对氢还原后的热轧带钢试样进行了5道次冷轧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对试样冷轧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跟踪观察,采用TR200型粗糙度测量仪测量了轧制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研究了不同轧辊表面粗糙度和润滑条件下试样表面形貌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还原后的热轧带钢试样再经过5道次冷轧,试样表面的大部分缺陷被压平,未被压平的缺陷转变为显微凹坑残留在轧件表面;随着轧制道次增多,轧件表面光洁度提高;干摩擦条件下,试样表面裂纹的压平程度比油润滑条件下更好,表面残留的显微凹坑少且浅,但辊痕相对较多。
关键词:
还原
,
冷轧
,
粗糙度
,
表面形貌
井玉安
,
王玉民
,
韩静涛
,
果世驹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MTS810型材料试验机对Q215钢蜂窝夹芯结构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其结构参数对抗压强度和比吸能值的影响.结果表明:Q215钢蜂窝夹芯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比吸能值达到5~38 kJ·kg-1;沿x,Y方向压缩时,抗压强度和比吸能值均随面板厚度与夹芯厚度比的增加而增大;沿x方向压缩时,抗压强度和比吸能值均随胞壁厚度与胞壁边长比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蜂窝夹芯结构
,
应力-应变曲线
,
抗压强度
,
吸能
井玉安
,
胡晓东
,
胡林
,
张玉华
钢铁
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热轧管线钢力学性能的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对热轧管线钢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生产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利用神经网络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接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1.6 %以内,这对现场进行力学性能预测和工艺参数优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
热轧宽厚板
,
力学性能
井玉安
,
商秋月
,
贾品峰
,
晏笑林
,
袁月明
,
张磊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氢还原法去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绿色环保,但氢还原后的带钢表面出现脱碳现象,且内部组织粗化,冷轧及退火后可能遗传给成品带钢.本文对氢还原后的热轧带钢进行了冷轧和退火试验,研究了氢还原除鳞后的冷轧带钢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分析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带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氢还原除鳞的冷轧带钢退火后内部组织发生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现象,退火温度越高,退火时间越长,晶粒长大越严重.与酸洗除鳞的冷轧带钢不同,经过氢还原除鳞的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时间相应缩短,在相同条件下,退火后基体晶粒尺寸相对较大,表面脱碳层内的晶粒长大更为明显,其抗拉强度降低10 ~ 20 MPa,伸长率提高3% ~5%.
关键词:
还原除鳞
,
冷轧
,
退火
,
再结晶
井玉安
,
臧晓明
,
商秋月
,
覃毅
,
贾品峰
,
李富强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2013
利用工业氢对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进行还原,随后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对该带钢进行了五道次冷轧,采用扫描电镜、粗糙度仪研究了冷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大部分裂纹、气孔及气泡被逐渐压平,表面粗糙度降低;五道次冷轧后,干摩擦条件下试样表面缺陷的压平轧合程度最好,液压油润滑下的最差;在三种润滑条件下试样表面均有裂纹痕迹残留,液压油润滑下的裂纹痕迹最多,干摩擦条件下还存在较为明显的辊痕;干摩擦条件下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为0.065μm,液压油和乳化液润滑下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089μm 和0.076μm.
关键词:
还原
,
冷轧
,
润滑条件
,
表面形貌
,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