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两步烧结法制备碳包覆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蒋英 , 凌虹 , 钟福新 , 程中原 , 靳云霞 , 于鹏飞 , 肖顺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两步烧结法处理原位合成的碳包覆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对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CV、EIS及充放电测试仪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步烧结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0.2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5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达到126.9 mAh/g;0.5 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2.9 mAh/g;1 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6.4 mAh/g;2 C时的首次充放电为81.3 mAh/g.

关键词: 原位合成 , 两步烧结 , 碳包覆 , LiFePO4

LiFePO3.92F0.08/C的合成、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于鹏飞 , 靳云霞 , 李玉珠 , 吴春丹 , 肖顺华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两步固相法反应制备LiFePO4/C和LiFePO3.92F0.08/C.采用XRD、红外(FHR)、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iFePO3.92F0.08/C中有F的分布并且仍然保持橄榄石结构,但是具有了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LiFePO3.92F0.08/C在不同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4.9(0.2C)、124.3(1 C)、83.2 mAh/g(10 C).特别是在1C倍率下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达122.1 mAh/g,容量损失仅为2.16%.F-掺杂能够提高材料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进而显著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LiFePO3.92F0.08/C , 固相法 , 电子电导率 , 放电比容量

堇青石陶瓷蜂窝载体的微观结构分析

张昭良 , 张业新 , 王守德 , 于鹏飞 , 王士龙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4.016

采用XRD、SEM、EDS以及N2和汞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分析手段,对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陶瓷蜂窝载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内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与国外产品的基本相同,但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微观结构相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国外采用全生料配料成型,在一次烧成中同时完成堇青石的合成和产品的烧成;而国内普遍采用合成的堇青石配料,经过挤出成型、干燥、切割后再烧成,致使堇青石原料中堇青石晶粒之间的孔被压塌陷,最终产品中的孔主要是堇青石二次颗粒之间的孔.据此认为,我国应努力研究堇青石的一次合成(烧成) 工艺,这既能提高产品性能又能降低能源消耗.

关键词: 堇青石 , 蜂窝陶瓷 , 催化剂载体 , 微观结构 , 比表面积 , 孔分布

含蜡原油管道恒压再启动失效概率研究

于鹏飞 , 张劲军 , 宇波 , 禹国军 , 黄金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管道停输后再启动失败(即凝管)是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传统的管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采用确定性方法,未考虑相关参数随机波动的影响.本文基于可靠性思想,综合考虑运行参数、油品物性参数以及环境参数的不确定性,从管道再启动失效机理出发,建立了基于流量恢复的极限状态函数,并引入干涉原理对其进行求解;研究了输量、管径、土壤温度等随机参数均值变化对管道再启动失效概率的影响,实现了以概率形式定量描述管道再启动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输油温度和安全停输时间确定方法.

关键词: 含蜡原油 , 管道 , 可靠性 , 再启动 , 失效概率

硫镓银晶体的化学腐蚀研究

于鹏飞 , 朱世富 , 赵北君 , 陈宝军 , 何知宇 , 樊龙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Bridgman)法自发成核生长AgGaS2晶体,在生长初期对生长安瓿籽晶袋进行上提回熔,生长出外观完整、无裂纹的大尺寸AgCaS2单晶体.采用XRD对晶体进行分析,获得了(112)、(001)和(101)面的高强度尖锐衍射峰.采用不同配比的腐蚀剂对晶体(101)、(112)及(001)晶面进行化学腐蚀,然后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01)晶面蚀坑为清晰的近似三角形的四边形蚀坑,(112)晶面蚀坑为清晰的近似三角锥形,(001)晶面则呈现互相垂直的腐蚀线.初步分析了不同蚀坑的形成原因,计算出(101)和(112)面蚀坑密度约为105/cm2数量级.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生长出的大尺寸AgGaS2单晶体结构完整、位错密度低,质量较好.

关键词: AgGaS2晶体 , 垂直布里奇曼法 , 化学腐蚀 , 蚀坑形貌

ODS-316奥氏体钢显微结构及弥散相的TEM研究

王曼 , 周张健 , 闫志刚 , 于鹏飞 , 孙红英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466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方法制备了ODS-316奥氏体钢(316L+0.35%Y2O3+0.3%Ti,质量分数).由于应变诱导发生相变,机械合金化后的粉末存在α(FeCr)和γ(Fe,Ni)两相.热等静压后的ODS钢基本为奥氏体单相,这是由于在致密化过程中消除了应变.通过对块体样品进行TEM观察和电子衍射谱标定,观察到3类弥散颗粒:立方晶系的Y2Ti2O7和TiN及正交晶系的Y2TiO5颗粒,其中富Y,Ti和O的弥散粒子分布较多.ODS-316奥氏体钢的抗拉强度达到726 MPa,较普通316不锈钢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ODS奥氏体钢 , 弥散颗粒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