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反扩散火焰温度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仇晓龙 , 张海 , 吴玉新 , 于海洋 , 吕俊复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设计搭建石英管反扩散层流燃烧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雷诺数和燃料组分条件下反扩散火焰的温度场特性。实验表明,反扩散火焰中心某一高度存在燃料和中心空气快速混合区域,体现出一定的预混燃烧特性。随中心射流雷诺数增大,火焰底部冷核区增大,高温区位置沿轴线上移,但火焰最高温度点的水平高度先升高后降低。不同燃料组分下,反扩散火焰的整体温度有所变化,但火焰温度的分布特性基本相似。

关键词: 分级气化 , 反扩散火焰 , 温度场 , 雷诺数

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的亚磷酸-草酸镓的溶剂热合成及结构表征

黄亮亮 , 于海洋 , 李彩霞 , 马红薇 , 扈殿文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新颖三维超分子结构的亚磷酸-草酸镓化合物Ga(HPO3)(C2O4)(C3N2H4)·(C3N2H5)(化合物1),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ICP和CHN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88(3) nm,b=0.63614(13) nm,c=1.5364(3)nm,β=90°,Z=4.在化合物1中存在一个由[HPO3]单元和GaO5N八面体通过共顶点的氧原子组成的四元环梯形链.值得注意的是草酸根离子和咪唑离子镶嵌在一维链的两侧,相邻的两个链上的咪唑分子和草酸单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氢键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氢键作用使化合物1的结构由一维链状变为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有机的咪唑分子在该化合物的合成中同时发挥了配体和模板剂的作用.

关键词: 溶剂热法 , 开放骨架 , 亚磷酸草酸镓 , 超分子结构

凹凸棒石改性及在酚醛胶黏剂中的应用

罗士平 , 于海洋 , 姚超 , 刘文杰 , 左士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硅烷偶联剂A-1160(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石(ATP),并制备了改性凹凸棒石/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通过FTIR、热重分析和TEM等技术对改性凹凸棒石以及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条件和改性凹凸棒石(A1160-ATP)用量等对胶黏剂剪切强度、游离甲醛含量和耐热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5∶1,氢氧化钠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4,A1160-ATP用量为总质量的5%时,改性凹凸棒石/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的剪切强度提高到4.64MPa,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到0.10%,A1160-ATP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酚醛树脂胶黏剂固化后的耐热性能.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硅烷偶联剂A-1160 , 酚醛树脂胶黏剂 , 剪切强度 , 游离甲醛含量

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刘建华 , 李永星 , 于美 , 李松梅 , 陈高红 , 于海洋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沸水封闭、醋酸镍封闭和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对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处理后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处理可以有效地闭合阳极氧化膜的微孔,提高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可以有效缓解氧化膜的腐蚀。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处理后的氧化膜耐腐蚀性能从小到大依次为:沸水封闭,醋酸镍封闭,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

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 封闭 , 耐蚀性 , EIS

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锦灯笼提取物中的蛋白质

于海洋 , 晏嘉泽 , 郭明 , 靳艳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11023

通过水提、酸沉法得到锦灯笼果实提取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88 mg/g(以提取物干重计),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1%.基于鸟枪法蛋白质组学的分析方法,用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RPLC-MS/MS)系统分析锦灯笼果实提取物中蛋白质的酶解产物,结合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得到60种蛋白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锦灯笼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具有催化活性、抗氧化活性、酶调节活性、养分贮液囊活性、运输活性、结合活性六大生物活性,其中鉴定到与抗氧化相关的蛋白质有3种,为锦灯笼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蛋白质 , 锦灯笼

基于多元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地统计方法的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TDS)估算及其精度对比——以艾比湖流域为例

王小平 , 张飞 , 于海洋 , KUNG Hsiang-te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070104

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是地表水各组分浓度的总指标,是地表水水化学特性长期演变的最终结果,也是表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的重要参数,TDS的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的含盐量.本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地表水TDS数据;选用准同步的Landsat OLI数据,首先,利用光谱诊断指数选取与地表水TDS相关性较高的波段,其次,利用地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TDS进行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SVM模型为最优估测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7,均方误差(RMSE)为50.5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精度与SVM模型精度较为接近,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RMSE为66.55;地统计克里格插值法预测精度最低,拟合决定系数R2为0.87,RMSE为95.73.遥感估测SVM模型预测值在大区域能较好地反映出艾比湖流域TDS的总体特征.该模型在水质遥感领域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预测结果也与艾比湖流域水体TDS的实际分布相吻合,因此遥感估测SVM模型在水质估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TDS , SVM模型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地统计 , 艾比湖流域

高速切削淬硬钢切屑变质层微结构及形成机理

段春争 , 王敏杰 , 于海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揭示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屑形成以及刀具-切屑界面摩擦机理,对剪切区内剪切带及白层进行了微观观察和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SEM,电子探针,TEM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高速切削淬硬钢锯齿状切屑剪切变形区内变质层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对变质层的微结构本质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锯齿状切屑锯齿之间的第一变形区存在绝热剪切带,由切屑基体到剪切带中心依次出现马氏体板条、沿剪切方向拉长并被位错分割的板条和等轴晶粒等不同的微结构特征;在切屑底部的第二变形区存在白层,其微结构显示了非晶组织特征.剪切带形成过程中没有相变发生,其形成是基于一种旋转式动态再结晶机制,白层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非晶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形成机理属于相变机制.

关键词: 高速切削 , 变质层 , 绝热剪切带 , 再结晶,相变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