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辉
,
张国君
,
张纳纳
,
陈迪春
,
严富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0,0.1,0.3 wt%Si)的Mo-Si合金板材,并在25,300,800和1200℃下进行了静拉伸试验,研究了试验温度对Mo-Si合金板材力学性能、断裂方式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纯钼及Mo-Si合金板材强度明显下降,但延伸率以300℃为分界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室温下Mo-Si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解理断裂,在300及800℃时主要为韧窝延性断裂,而1200℃时为沿晶断裂.对Mo-Si合金强化机制的分析表明,室温下的强化主要来源于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而在高温时,固溶作用明显减弱,颗粒弥散和粗化晶粒为主要的强化手段.
关键词:
Mo-Si合金
,
高温拉伸
,
断口形貌
,
强化机制
严富学
,
白力静
,
殷鹏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2.009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类石墨镀层(GL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镀层的厚度、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材料的物相和应力,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和分析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偏压下得到的镀层结构相同,均为非晶为主的类石墨镀层,并且随着偏压增大,膜厚逐渐减小;在所研究的偏压下,应力变化规律是随着偏压的增加,样品与基体的复合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其中-65V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GLC薄膜
,
薄膜应力
,
偏压
严富学
,
赵康
,
谷臣清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混合稀土的氢化工艺和以其作为一种新型发泡剂制备泡沫铝的方法与机制.实验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铝,并与氢化钛(TiH2)作发泡剂制备泡沫铝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稀土氢化物(REHx)发泡剂的特点是起始发泡温度高,能较显著的延缓气体的释放速率,促使发泡均匀化.经过发泡工艺的优化,以其制备的泡沫铝与用氢化钛(TiH2)做发泡剂相比较,在相同孔隙率条件下,泡沫铝的抗压缩强度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稀土氢化物
,
泡沫铝
,
发泡剂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