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
李金生
,
杨仲卿
,
丁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流固强耦合大变形求解器,流体采用ALE动网格技术,固体采用修正拉格朗日模型进行求解.研究100≤Re≤1000范围内,方柱-弹性分隔板的涡致振动特性及其尾流脱涡特性.结果表明:弹性分隔板阻断尾流区剪切层的相互作用,使钝体阻力减小,旋涡脱落至下游;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方柱和分隔板的升力系数与振幅逐渐增大;弹性分隔板的斯特努哈尔数明显较小,能够更好地抑制尾流区剪切层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方柱
,
弹性分隔板
,
大变形
,
流固耦合
,
旋涡脱落
丁林
,
杨敬一
,
徐心茹
,
张蓓蕾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12.004
研究了合成的4-(3-甲氧基-4-羟基苯)-5-巯基-3-庚基-1,2,4-三唑(AVMHT)缓蚀剂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其缓蚀作用机理.考察了H2S浓度、温度、AVMHT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同工业上常用缓蚀剂BZH-1、SF-121B、SH-A、505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VMHT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有显著的缓蚀作用.
关键词:
缓蚀
,
含硫原油
,
硫腐蚀
,
碳钢
丁林
,
张力
,
杨仲卿
,
张迎贺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非稳态RANS方法结合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高雷诺数下被动控制的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和流致振动进行数值计算.详细分析柱体受力、流致振动特性及尾流旋涡形态,结果表明双圆柱静止时,上游圆柱St随Re增加而增大,下游圆柱St先增大后减少,在Re=60000时达到最大值;双圆柱产生流致振动时,上下游圆柱的振幅率变化曲线出现三个不同分支,包括涡致振动初始分支、涡致振动上部分支和驰振分支,圆柱驰振时的最大振幅达到了2.8D.
关键词:
圆柱
,
旋涡脱落
,
涡致振动
,
驰振
王军雷
,
冉景煜
,
丁林
,
张敏
,
张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流体动能收集装置.该器件主要包括钝体和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压电悬臂梁,涡街的交替脱落引起梁发生振动,通过压电效应将振动能量转为电能.基于流固耦合计算对该结构压电能量收集特性,以及压电悬臂梁的升阻力系数、振幅和频率等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着重研究圆柱型钝体与PVDF压电悬臂梁的位置对装置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与悬臂梁直接相连(即L=0.5D)会得到较高电压输出,在雷诺数Re=6000时,振幅峰值为A=0.97D,输出电压峰值达到0.923 V.
关键词:
能量收集
,
压电效应
,
流固耦合
,
大变形
丁林
,
周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09
建立了挖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渐进损伤分析方法计算了拉伸载荷下挖补结构的极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该结构的失效过程,得出结构的失效模式为胶层失效.对挖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修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挖补斜度和挖补深度对挖补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挖补斜度以及减小挖补深度都能提高挖补结构的极限强度.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挖补修理
,
拉伸性能
,
失效分析
,
参数影响
张力
,
丁林
,
唐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钝体后安装分隔板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技术,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非稳态二维层流下的圆柱-分隔板结构绕流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中等雷诺数(Re=100~500)下,分隔板与来流方向存在夹角时(θ=0°~45°)的圆柱绕流特性。结果表明不同Re数下,圆柱阻力和升力系数等反映流动特性的参数随分隔板偏角而变化;阻力系数最小值对应的分隔板偏角随着Re数的增加而减小,圆柱升力与分隔板偏角的大小呈正比;在Re≥300时,随分隔板偏角的增大,旋涡形成区长度减小,斯特努哈尔数Sr在θ=20°时出现峰值。
关键词:
圆柱
,
分隔板
,
旋涡脱落
,
流动控制
丁林
,
张力
,
姜德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二维非稳态RANS方法结合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高雷诺数下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粗糙带改变圆柱表面结构,详细分析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响应及能量转换特性.结果表明双圆柱产生流致振动时,上下游圆柱的振幅和频率响应曲线出现涡致振动初始分支、涡致振动上部分支和驰振分支,圆柱驰振时的最大振幅达到了2.8D.在所研究的整个Re数范围内,双圆柱都能有效实现能量收集.在Re=100000时,圆柱流致振动能量转换最大功率达到了41.16W.
关键词:
圆柱
,
旋涡脱落
,
流致振动
,
能量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