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华
,
金鸣林
,
李和兴
,
房永征
材料导报
试验是以2种含不同QI的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变径反应管进行热转化反应制备有序性中间相的研究.试验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原料各反应阶段的微观结构,考察了QI对热转化过程中中间相有序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热转化过程中软化点及族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少量的喹啉不溶物含量不会阻碍中间相有序的发展.高QI(2.03%)原料易生成镶嵌结构的中间相体,高温处理后样品呈轴状、短纤维、层片松散的石墨化焦结构;含低QI(0.11%)的原料能生成较好的、大区域的中间相体,域结构的中间相体在外力导向和内部裂解气流的作用下容易生成有序的半焦,高温处理后呈大区域、片层紧密、有序性强的细纤维焦结构.同时研究发现,在热转化过程中可通过测定软化点(SP)和TI含量来确定中间相转化程度.软化点约低于250℃、TI为75%左右时为初始中间相区域体形成阶段、半焦生成的前期.
关键词:
煤沥青
,
热转化反应
,
喹啉不溶物
,
中间相
王君
,
邹家桂
,
陈政标
,
高建武
,
刘彦坤
,
张杰元
,
宋莎
绝缘材料
为解决苯乙烯和甲基苯乙烯在VPI浸渍树脂应用于风力发电机中的不足,采用不饱和聚酯亚胺、引发剂和无挥发活性稀释剂研制出116HU聚酯亚胺无挥发浸渍树脂,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6HU聚酯亚胺无挥发浸渍树脂的常规性能满足风力发电机的要求,其耐热等级可达H级。用该树脂浸渍的风电模拟线棒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湿热交变和高低温循环冲击性能及耐盐雾性能等,能满足风力发电机在极端环境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
聚酯亚胺
,
无挥发
,
VPI
,
风力发电机
,
耐湿热
,
耐盐雾
刘小红
,
王成扬
,
陈明鸣
,
于宝军
材料导报
以软化点相近的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和各向异性沥青为原料,经溶剂萃取分离出喹啉不溶物(QI),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元素组成分析、碘吸附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各向异性沥青的光学织构、QI的形貌及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来源的各向异性沥青会表现出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对高软化点沥青QI的分析表明,虽然母体沥青的软化点相近,但是具有不同光学各向性的沥青分离出的QI在形貌和微观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各向异性沥青QI的分子交联度、芳香度和缩合度均比各向同性沥青QI小,但是平面分子结构更规整,有序度更高.同时发现,当沥青为各向同性时,母体沥青的分子有序度不如QI高,但当沥青为各向异性时,母体沥青的有序度却高于QI.
关键词:
各向同性
,
各向异性
,
高软化点
,
喹啉不溶物
许斌
,
李铁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2.013
根据原生QI杂质由微米级炭粒构成的特性,采用溶剂絮凝法对煤焦油进行了净化处理,以净化煤焦油为原料制备了低QI含量的高性能浸渍剂沥青,对比研究了高性能浸渍剂沥青的流变性能和渗透性能.结果证实:高性能浸渍剂沥青极大地改善了浸渍效果,并且使炭/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浸渍剂沥青
,
原生QI杂质
,
粘度
,
渗透性
,
性能
王丽
,
魏巍
,
吴林钢
,
王灿进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3.0429
提出一种SAR图像目标识别新方法.首次引入BM3D方法,用于滤除原始图像中的相干斑噪声,BM3D结合了空间域和变换域去噪的优势,滤波性能优异.在特征提取步骤,将低阶Hu矩与高阶Zernike矩组合,Hu矩描述目标的粗略信息,高阶Zernike矩描述目标的细节信息,因此组合矩能够更加全面而细致地表达目标特性.使用组合矩特征训练SVM分类器,对含噪的SAR图像进行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识别率高达98.90%,优于已有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关键词:
SAR图像
,
目标识别
,
BM3D滤波
,
组合矩
唐闲逸
,
魏晓慧
,
许德平
,
张海永
,
贺欣
,
熊楚安
,
唐瀚滢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5.685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研究其在弹管反应器中的炭化以及“反溶剂法”脱出喹啉不溶物(QI)后的精制沥青的炭化效果.结果表明:含有较高QI的非精制沥青不能制备出较好的针状焦,但在500℃,0.2 MPa,10h的炭化条件下,能够得到相对较优热膨胀系数(CTE)的炭化结果;以煤油和洗油为混合溶剂,反溶剂法能够有效地脱除喹啉不溶物,在芳脂比0.4,沉降温度100℃,搅拌时间0.5 h,沉降时间4h,溶剂比1.8、2的条件下,QI含量分别降到0.0914%和0.0695%,将其在500℃、0.2 MPa、10h的条件下炭化,可制备出热膨胀系数(CTE)较低的针状焦.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中温煤沥青
,
反溶剂法
,
喹啉不溶物
,
炭化
,
针状焦
刘建国
,
安振涛
,
张倩
,
杜仕国
,
姚凯
,
王金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4.030
为评估氧化剂硝酸羟胺的热稳定性,使用标准液体铝皿于3 K/min、4 K/min、5 K/min加热速率下进行热分析.借助非等温DSC曲线的参数值,应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Zhang-Hu-Xie-Li公式、Hu-Yang-Liang-Xie公式、Hu-Zhao-Gao公式以及Zhao-Hu-Gao公式,计算硝酸羟胺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并对热分解机理函数进行了研究.设计了7条热分解反应路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对硝酸羟胺的热分解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硝酸羟胺热分解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370.05 K,热爆炸临界温度Te0=388.68K,Tbp0=397.54 K,热分解最可几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为f(a) =17×(1-α)18/17.硝酸羟胺热分解各路径中,动力学优先支持路径Path 6、Path 5、Path 4和Path 1生成NO和NO2,其次是Path 2、Path 7和Path 3生成N2和N2O.温度在373 K以下时,Path 1'反应无法自发进行,硝酸羟胺无法进行自发的热分解.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硝酸羟胺在370.05K以下储存是安全的.
关键词:
硝酸羟胺
,
热分析
,
热稳定性
,
热分解机理
,
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