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i 1)
,
H.R Wang 2)
,
F.L.Feng 1) and X.J.Wei 1) 1) POB 118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06
,
China 2) Qingdao Branch of Luoyang Ship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
Qingdao 266071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low concentration chromate passive film for zinc based alloy coated steel wires was assessed by salt spray and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XPS and AES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such chromate passive film was S 5 5, Na 3 4, C 11 8, Ti 7 9, O 41 6, Cr 13 7, Zn 16 0.
关键词:
chromate passive film
,
null
,
null
,
null
徐春杰
,
马涛
,
王锦程
,
屠涛
,
张忠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锂盐熔剂保护熔铸了Mg-8Li-4Zn-xY合金铸锭,并通过正挤压制成1 mm的薄板.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分析及合金硬度测试,探讨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8Li-4Zn-xY合金基体为β-Li(bcc)和α-Mg (hcp)相,析出强化相颗粒和化合物为Mg2Zn11,Mg72.05Zn27.g5,MgZn,Mg2Y,MgY及未知相.随Y含量的增加,铸态 基体组织得到细化,析出相数量增加.1 mm正挤压变形态薄板材基体组织大小、形貌和β-Li相内弥散析出的强化相颗 粒数量随着Y含量的提高没有明显变化,但α-Mg相由β-Li相包裹着被拉长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呈平行于挤压方向的条带状.β-Li相在协调塑性变形的同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界均匀分布着强化相颗粒.无论是铸态还是挤压后1 mm的Mg-8Li-4Zn-xY合金薄板,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硬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Mg-Li合金
,
挤压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王秋艳
,
徐连义
,
付煜
,
张艳丽
,
谢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低温共沉淀-水热-煅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Fe-Ni-Mn体系正极材料Li1+x(Fey/2Niy/2Mn1-y)1-xO2,并用XRD、SEM、ICP光谱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XRD测试和ICP分析表明,Fe、Ni取代Li2MnO3中的部分Mn,形成很好的固溶结构yLiFe1/2Ni1/2O2-(1-y)Li2MnO3 (y=0.l,0.2,0.3,0.4,0.5).SEM测试表明,取代量y不同,材料的表观形貌有所不同,y=0.4时材料的颗粒粒径均匀、较小,呈类球形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y=0.4时,循环稳定性最好,充放电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可维持在195.0 mAh/g,放电中值电压为3.5 V,y=0.4时样品在大倍率放电下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良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1+x(Fey/2Niy/2Mn1-y)1-xO2
,
离子掺杂
齐民华
,
沈琪
,
陈小平
,
翁林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7.004
无水YCl3与1-环戊烷基茚基锂以1/2的摩尔比在THF中反应合成了二(1-环戊烷基茚基)氯化钇(C5H9C9H6)2Y(μ-Cl)2Li(THF)2,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RD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a =1.648 2(7) nm,b =1.877 2(8) nm,c =1.131 7(5) nm,V =3.501(3) nm3,Z=4,Dc=1.285 Mg/m3,最终的偏离因子R=0.068 3,Rw=0.114 3.
关键词:
环戊烷基茚基
,
稀土配合物
,
合成
,
晶体结构
曹笃盟
,
李志友
,
周科朝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1+xV3-yMyO8(M=Mo,P;0≤y≤0.4),研究了不同Mo和P含量对Li1+xV3O8相的影响,并首次对其进行了高温阴极放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Mo和P掺杂量分别为y≤0.2和y<0.2时可获得纯Li1+xV3O8相;Mo掺杂使Li1+xV3O8峰值电压提高0.3 V,比容量提高25%,嵌入的Li+量最高可达x=3.8;P掺杂(y≤0.20)对Li1+xV3O8的峰值电压和比容量影响较小.化学嵌锂实验也证实掺杂后的材料具有更快的Li+嵌入速度.
关键词:
Li1+xV3O8
,
热电池
,
掺杂
,
比容量
刘成
,
杨毅
,
韩正玉
,
武晓雅
,
翁景霞
,
林璐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40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掺杂改性的Y2SiO5:Pr3+上转换发光材料,考察了Li+掺杂对样品晶型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XRD,DSC-TGA,FS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i+掺入浓度在7%~ 8%(摩尔分数)之间会引起Y2SiO5晶体类型由X型转变为X2型,且Li+掺入后样品转晶型温度由950℃降至800℃;样品经800℃煅烧处理后以X1型Y2SiO5为主相,850℃煅烧处理后以X2型Y2SiO5为主相;Li+掺入同时会提高Y2SiO5:Pr3+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强度,Li+最佳掺杂浓度为10%,对于双掺杂pr3+,Li+:Y2SiO5体系中pr3+最佳掺杂浓度为1.2%.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上转换
,
晶相转变
,
锂掺杂
,
稀土
孙丹丹
,
潘尚可
,
任国浩
,
吴云涛
,
商珊珊
,
张国庆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35
针对Ce:Li6Lu(BO3)3晶体有效原子序数(zeff)高的问题,采用低原子序数的Y3+离子部分置换晶体中的Lu3+离子.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Ce:Li6Lu1-xYx(BO3)3(0≤x≤1)固溶体.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该系列固溶体结构与Li6Gd(BO3)3晶体相同,空间群为P21/c.其X射线激发发射(XSL)的发光强度随着Y3+的含量增加而降低,当x=0.5时,固溶体的有效原子序数与Li6Gd(BO3)3闪烁体相当,但XSL发光强度是其1.4倍.Ce:Li6Lu0.5Y0.5(BO3)3的XSL光谱和PL光谱都在400 nm附近出现Ce3+离子的特征峰,可拟合出361和419 nm两个发光分量,分别对应于Ce3+离子的激发态电子的5d1→2F5/2和5d1→2F7/2能级跃迁.Ce:Li6Lu0.5Y0.5(BO3)3固溶体的衰减时间比Ce:Li6Lu(BO3)3略长,为19.6 ns.当x=0.50~0.70时,Ce:Li6Lu1-xYx(BO3)3(0≤x≤1)闪烁体比较适合作为中子探测材料.
关键词:
固相合成
,
Ce∶Li6LU1-xYx(BO3)3
,
X射线激发发射谱
,
PL光谱
,
衰减时间
陈昭运
,
余春
,
李志强
,
盖登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温度T=250~45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条件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Mg-7.8%Li-4.6%Zn-0.96%Ce-0.85%Y-0.30Zr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试验,分析流变应力曲线特点.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特征,动态再结晶是热变形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流变应力峰值随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稀土相化合物和α相促进β相的动态再结晶,使α相再结晶减缓.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迅速,流变应力曲线表现为临界应变较小,加工硬化迅速被动态软化所掩盖.
关键词:
Mg-Li合金
,
热变形
,
流变应力
,
动态再结晶
徐徽
,
刘卫平
,
苏元智
,
石西昌
,
杨喜云
材料导报
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法合成了Cr3+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Crx FePO4.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Cr3+掺杂方式和掺杂量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可以快速合成Li1-xCrx FePO4正极材料;以共沉淀掺杂方式合成的样品Li0.99 Cr0.01FePO4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20mA/g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53.59mAh/g,10次循环之后还有149.29mAh/g,容量保持率为97.20%.
关键词:
LiFePO4
,
正极材料
,
Cr3+掺杂
,
微波
,
锂离子电池
桂全红
,
马禄铭
,
蒋晓军
,
梁国军
,
李依依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两种不同Y 含量对8090Al-Li 合金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0.1wt-%Y 可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提高合金的塑性,加入0.5wt-%Y 可在不降低塑性的情况下提高合金的强度。在峰值时效条件下,不加Y 的合金断裂为穿晶韧窝型和沿晶塑性混合方式,并伴有沿晶二次裂纹,加0.1%Y 不改变合金断裂模式,但使沿晶成分减少;加0.5%Y 合金则发生快速剪切断裂。本文从晶粒结构角度对断裂行为提出了解释。
关键词:
A—Li 合金
,
rare earth element Y
,
tensile properties
,
intergranular fracture
,
transgranular fra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