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涛
,
吴玮璐
,
李东
,
王兴旺
,
邱绍宇
,
周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15
研究了T225NG和T42NG钛合金在高温高压水蒸汽中腐蚀后的氧化膜形貌及结构特征. 测出了两种合金的氧化曲线, 并拟合出了其氧化动力学方程; 对试样表面进行了金相分析、表面形貌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 结果表明: T225NG和T42NG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 其中前者的耐蚀性明显优于T42NG合金. 经过高温高压水蒸汽腐蚀后, 在两种合金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氧化膜, 且以金红石型TiO2为主, 并伴有少量的锐钛矿型TiO2形成; 还可观察到明显的氧化膜形核并长大的结晶学特征, 而两种合金的金相组织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T225NG合金
,
T42NG合金
,
氧化行为
,
表面分析
祝东
,
汪复兴
,
蔡其巩
,
郑明新
,
程荫芊
金属学报
在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上,对不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18Cr2Nj4WA 钢制成的滚轮试样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含量商的试样比含量低的试样具有较好的接触疲劳性能.认为奥氏体内超细团粒的出现,形成微观双相组织,可能是提高接触疲劳抗力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及残余应力的增加等对接触疲劳抗力的提高,也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叶里
金属学报
比较了三种不同冶炼工艺(平炉与电炉混合炼钢经RH真空循环脱气处理、碱性电炉冶炼及电炉冶炼加电渣重熔)和两种不同脱氧方法(并用铝、钛或仅用铝脱氧)生产的五炉18Cr2Ni4WA钢的过热敏感性并观察了断口.实验表明,这种钢产生严重过热井出现石状断口的条件是:(1)钢在高温加热时原始奥氏体晶粒充分长大;(2)钢中含有MnS夹杂物以细小的颗粒沉淀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并用铝、钛脱氧使钢中含有微量残留钛可以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同时改善MnS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状况,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这种钢的过热敏感性。最后,讨论了这种钢形成石状断口的机构。
关键词:
郑经纮
,
王育烽
,
沈甫法
,
俞德刚
,
毛树楷
金属学报
本文应用薄膜透射电镜方法对经不同温度一段及二段氮化后的18Cr2Ni4WA钢的内氮化层显微组织及其强化本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内氮化层形成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1.合金元素及氮原子在铁素体基体{100}α面上形成有序化的混合偏聚区;2.由偏聚区转变成平衡沉淀相CrN,它与基体的位相关系符合Baker-Nutting关系:(001)_(CrN)∥(001)α;[110]CrN∥[100]α在较低温度氮化时,CrN还可由碳化物转变而成.造成内氮化层高硬度的主要原因是铁素体基体内形成弥散的有序化混合偏聚区.在420—500℃氮化的条件下,内氮化层强度达最高值.随氮化温度升高,其硬度逐渐下降.采用低温+高温二段氮化时,由于低温形成的有序化偏聚区相当稳定,从而使氮化层的高硬度能保持到较高的温度,所以二段氮化在保持内氮化层高硬度的同时可以加速氮化过程,缩短氮化时间.
关键词:
谢良波
,
方亮
,
李赟
,
胡釜
,
胡佳
材料保护
高温锰系磷化对部分高合金钢处理效果不佳.为此,对25Cr2Ni4WA合金钢黑色锰系磷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磷化过程中总酸、酸比、Fe2+浓度、表调时间、磷化时间等因素对磷化膜耐蚀性能和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总酸、酸比、磷化时间以及降低Fe2+浓度和表调时间有利于提高耐蚀性能;适当的表调时间及增加总酸、酸比、Fe2+浓度和磷化时间有利于增加膜重.结果表明,为提高耐蚀性能,应尽量使磷化膜晶粒细小均匀、致密;获得较佳磷化膜耐蚀性能的工艺参数为:总酸110点,酸比6.0,0.6g/L Fe2+,表调时间20s,磷化时间20min;膜重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总酸130点,酸比7.0,1.8g/L Fe2+,表调时间40s,磷化时间20min.
关键词:
高温锰系磷化
,
磷化膜
,
25Cr2Ni4WA合金钢
,
耐蚀性能
,
膜重
何琨
,
王理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8005
通过腐蚀失重试验,获得了316NG不锈钢在高纯水环境中的腐蚀失重曲线及均匀腐蚀速率;采用XPS、XRD、SEM等手段对腐蚀产物的组成元素、物相、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6NG不锈钢在高纯水环境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05 mm/a,远小于304NG不锈钢和321不锈钢的;腐蚀产物膜主要以耐蚀性强的磁铁矿Fe3O4、尖晶石类氧化物FeCr2O4和NiFe2O4、镍和铬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等形式存在,且(铬十镍)与铁的原子比高于基体的,说明316NG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316NG不锈钢
,
均匀腐蚀
,
腐蚀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