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63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CVD制备Ti1-xAlxN硬质薄膜的结构与硬度

马胜利 , 徐健 , 介万奇 , 徐可为 , M.G.J.Veprek--Heijman , S.Veprek

金属学报

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获得了硬质薄膜;考察了Al含量及高温退火对薄膜微观结构转变过程及其硬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由3---10 nm晶粒组成. 随Al含量增加, 薄膜硬度升高, x超过0.83时, 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结构分析证实x小于0.83, 薄膜是固溶强化; x=0.83, 薄膜中出现六方氮化铝相(h--AlN). 热稳定性实验表明,薄膜 的纳米结构和硬度在N2环境下可以维持到900℃.

关键词: (Ti , Al)N hard coating , microstructure , hardness

M40J和T300碳纤维的微结构

孙银洁 , 胡胜泊 , 李秀涛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2.027

利用SEM、TEM、XPS、XRD、Raman和元素分析仪分析了M40J和T300的表面化学、物理及微观结构特征.研究发现:M40J含碳量高于T300纤维,而含氮量低于T300纤维,且表面活性基团比T300纤维低;M40J和T300碳纤维表面具有大量沟槽,前者相对长而浅,后者相对短而深;T300纤维端面皮芯结构明显,而M40J端面结构较均匀;M40J的微晶结构及取向性优于T300碳纤维.

关键词: M40J碳纤维 , 微观结构 , 化学特征 , 物理特征

卫星构件用M40J/BA204复合材料性能

韩建平 , 秦滢杰 , 高伟 , 刘新东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5.010

针对卫星构件的不同需求,开发了一种芳香胺固化的环氧树脂BA204.研究了无溶剂及溶剂法成型的M40J/BA204复合材料力学、真空放气性能和管件在模拟温度交变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卫星构件要求,无溶剂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溶剂法.采用无溶剂法制备的M40J/BA204复合材料其真空质损率为0.23%,可收集挥发性凝聚物为0.009%;复合材料管件经200次热循环冲击后力学性能变化不大,表明M40J/BA20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卫星构件 , M40J/BA204复合材料 , 纤维缠绕 , 无溶剂法

M40J/CE/EP复合材料出气性能研究

惠雪梅 , 王晓洁 , 尤丽虹 , 王益 , 全小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z1.011

通过地面环境模拟实验,分析了高模碳纤维/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M40J/CE/EP)的表面元素,研究了高真空加热环境下复合材料的真空出气性能和出气气体成分.结果表明,M40J/CE/EP复合材料的表面主要由C、O、N元素构成;经高真空加热后,复合材料的出气气体成分以小分子挥发物和碳氢化合物电离碎片为主,有可能在空间低温条件下冷凝在航天器的敏感器件表面而造成污染;通过真空出气性能实验测得,M40J/CE/EP复合材料的总质量损失(TML)的平均值为0.27%,收集到的可凝挥发物(CVCM)为0,完全达到出气筛选合格的指标要求.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 复合材料 , 出气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电子束固化M40J/EB99-1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包建文 , 徐松华 , 李晔 , 陈祥宝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05.005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J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电子束固化M40J/EB99-1复合材料具有比热固化M40J/5228和M40/4211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热疲劳性能.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 复合材料 , 石墨纤维 , 力学性能

耐深低温、高补偿量新型磁温补偿合金1J30M的研制

宁波 , 赵宇 , 李波

钢铁研究学报

磁温补偿合金1J30经深低温处理后合金中的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致使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下降.通过调整镍含量,同时添加铬,得到了新型磁温补偿合金1J30M.这种新型磁温补偿合金既具有1J30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又具有1J32合金的耐深低温能力.

关键词: 磁温补偿合金 , 深低温 , 马氏体相变

通过J/Ψ→N(N-)M衰变研究N*时的核子极点效应

沈彭年 , 梁伟红 , 邹冰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09

研究了J/Ψ→ p(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在通过用J/Ψ→ p(p-)π衰变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过J/Ψ→ p(p-)η和 p(p-)η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在通过J/Ψ→ p(p-)ω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有明显的贡献.

关键词: J/Ψ衰变 , 核子激发态

真空热循环对M40J/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禹 , 杨德庄 , 何世禹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4.05.013

分别测量了经不同次数单向真空热循环试验(93~413 K,10-5Pa)后M40J/5228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层剪强度,研究了真空热循环对M40J/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90°和0°拉伸强度下降,并分别于48次和40次真空热循环后趋于平缓.弯曲强度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的特征,而层剪强度变化不大.90°和0°拉伸强度的变化与界面脱粘程度密切相关.弯曲强度变化主要反映真空热循环时树脂基体后续固化效应的影响.层剪强度变化是界面脱粘与树脂基体后续固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碳/环氧复合材料 , 真空热循环 , 力学性能 , 断口

镍基高温合金M17和M38G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马敬翙 , 刘光明 , 曾潮流 , 杜楠 , 赵晴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4.005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常温下镍基高温合金M17和M38G在NaCl溶液和含S2O2-3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含质量分数为3.5% NaCl的溶液中,M17和M38G均会遭受严重的点腐蚀;向NaCl溶液(NaCl质量分数为3.5%)添加Na2S2O3(Na2S2O3质量分数为1.5%)后,由于溶液中的S2O2-3在试样表面活性点与Cl-竞争吸附并与H+结合,使两种合金的点蚀均受到抑制;M38G中存在微量的Nb、Ta、Mo等元素使得M38G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M17合金.

关键词: 镍基 , 高温合金 , 点蚀 , 电化学方法 , 腐蚀行为

PP/PP-g-MMA/M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林水东 , 丁马太

功能材料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丙烯(PP)、聚丙烯/云母(PP/M)和聚丙烯/聚(丙烯-g-甲基丙烯酸甲酯)/云母复合材料(PP/PP-g-MMA/M)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Avrami方程和Ozawa方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n、t1/2、F(T)、Tp等参数表明,M和PP-g-MMA,特别是PP-g-MMA的掺入改变了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用Dobreva方法分析填料的成核活性,ε数值表明,M有较强的成核活性,PP-g-MMA的掺入又进一步增强其成核活性,从而使结晶温度明显提高.Kissinger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添加M可使PP的结晶活化能减小,再添加PP-g-MMA又使PP/M复合体系的结晶活化能进一步减小.

关键词: 聚丙烯 , 聚(丙烯-g-甲基丙烯酸甲酯) , 云母 , 复合材料 ,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66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