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Huibin TAN Shusong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
,
FRG XU Huibin Dipl.-Ing
,
FB9
,
Physikalische Ingenieurwissenschaft
,
HF1
,
TU Berlin
,
1000 Berlin 12
,
FRG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radiation of material surface by high intensity laser beams is used to produce the uhrafine powder of pure Fe and ZrO_2.The morphology,size and phases of the powder were examined by X-ray diffraetomete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s well 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In pure Fe a considerable quantity of γ-phase was found in the powder.In ZrO_2 powder,instead of stable phase,two metastable phases appeared.
关键词:
laser beam
,
null
,
null
肖衡
,
李会
,
周和荣
,
吴润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25
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扩孔率双相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延伸凸缘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时,FB双相钢能达到优异的延伸凸缘性.多边形铁素体有利于扩孔率的提高而下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则有害;M-A的尺寸对延伸凸缘性影响很大,随着M-A岛尺寸的减小,扩孔率逐渐增大,当M-A岛的宽度为0.7μm时,FB双相钢的扩孔率能达到120%.
关键词:
FB双相钢
,
扩孔率
,
延伸凸缘性
,
多边形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
M-A岛
李克俭
,
蔡志鹏
,
李轶非
,
潘际銮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90
采用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FB2钢(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中Laves相在焊接热循环中的演化行为. 首先借助SEM观察到存在于原始供货状态下的FB2钢中尺寸在微米级别的Laves相颗粒;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这些Laves相的出现是由铸造过程中的枝晶偏析导致的. 焊接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加热过程中, Laves相与基体γ-Fe发生共晶反应导致的组分液化会给FB2钢热影响区带来热裂倾向; 在冷却后的样品中发现了一些网状的共晶组织, 利用SEM/EDS和TEM分别得到了该共晶组织的成分信息和结构信息, 确定该共晶组织的2个组分为χ相和γ-Fe. 在此基础之上,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峰值温度热模拟后样品中共晶组织的形成过程, 解释了共晶组织不同形貌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FB2钢
,
Laves相
,
组分液化
,
χ
,
相
,
热裂倾向
,
焊接
李克俭
,
蔡志鹏
,
李轶非
,
潘际銮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90
采用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FB2钢(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中Laves相在焊接热循环中的演化行为.首先借助SEM观察到存在于原始供货状态下的FB2钢中尺寸在微米级别的Laves相颗粒;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些Laves相的出现是由铸造过程中的枝晶偏析导致的.焊接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Laves相与基体γ-Fe发生共晶反应导致的组分液化会给FB2钢热影响区带来热裂倾向;在冷却后的样品中发现了一些网状的共晶组织,利用SEM/EDS和TEM分别得到了该共晶组织的成分信息和结构信息,确定该共晶组织的2个组分为x相和γ-Fe.在此基础之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峰值温度热模拟后样品中共晶组织的形成过程,解释了共晶组织不同形貌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FB2钢
,
Laves相
,
组分液化
,
x相
,
热裂倾向
,
焊接
赵雪
,
纪登鹏
,
张梅
,
周晓航
,
宋佳男
,
万紫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2020
为研究影响FB780先进高强度钢扩孔性能的主要因素,按GB/T 15825.4-2008标准进行扩孔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扩孔前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孔表面光亮带与撕裂带形貌、近冲孔孔缘2 mm的微区硬度梯度以及扩孔件上贯穿裂纹处的形貌及其中的第二相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FB780钢扩孔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试验钢扩孔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孔缘附近微区的硬度、显微组织及冲孔表面的质量;扩孔率随着孔缘附近微区的硬度显著增大而降低;扩孔过程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是通过微孔聚集模式进行的;显微组织及冲孔表面质量的提高对扩孔性能有利.
关键词:
FB780先进高强度钢
,
扩孔率
,
显微组织
,
加工硬化
李克俭
,
蔡志鹏
,
吴瑶
,
潘际銮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521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对比了FB2马氏体耐热钢在焊接热模拟前后的组织状态,认为FB2钢在快速加热条件(≥100 ℃/s)下的奥氏体相变是切变型的,表现出奥氏体记忆效应;而在慢速加热条件(≤5 ℃/s)下其奥氏体相变是扩散型的,该过程是受原子短程扩散控制的,并且无奥氏体记忆效应发生。FB2钢在焊接过程中特殊的相变过程是其焊接热影响区呈现出“无粗晶区”的主要原因。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初步提出了B元素改变FB2钢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相变类型的机理模型,进一步发展了现有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FB2钢
,
焊接
,
切变型相变
,
奥氏体记忆效应
,
B元素
商艳
,
丁桦
,
王卫卫
,
张建苏
,
杜林秀
钢铁
通过TMCP试验,研究了不同Nb含量低碳FB钢的微观组织和扩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或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强度提高,而扩孔性能降低。随着Nb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扩孔性能明显改善。当终轧温度控制在860 ℃,冷却中间温度在710 ℃,卷取温度在450 ℃时,Nb的质量分数约为0.02%的试验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化到6.3 μm,抗拉强度达到570 MPa,扩孔率为91%左右,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Nb;低碳FB钢;TMCP工艺参数;扩孔性能
商艳
,
丁桦
,
王卫卫
,
张建苏
,
杜林秀
钢铁
通过TMCP试验,研究了不同Nb含量低碳FB钢的微观组织和扩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或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强度提高,而扩孔性能降低.随着Nb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扩孔性能明显改善.当终轧温度控制在860℃,冷却中间温度在710℃,卷取温度在450℃时,Nb的质量分数约为0.02%的试验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化到6.3 μm,抗拉强度达到570 MPa,扩孔率为91%左右,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Nb
,
低碳FB钢
,
TMCP工艺参数
,
扩孔性能
洪巨锋
,
刘俊亮
,
庞厚君
,
王国栋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63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技术对FB780高扩孔钢热轧卷头尾部扩孔样品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夹杂物作为显微空穴的优先形核点,将对材料的扩孔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采用INCA Feature夹杂物自动分析方法对两样品截面夹杂物成分、尺寸、面积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由于浇注过程的差异,头部样品在夹杂物尺寸、面积分数上均高于尾部样品,这些夹杂物将在扩孔过程中作为裂纹萌生源而影响材料的扩孔性能;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两样品中铁素体相及贝氏体相进行相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由于尾部样品具有更高的铁素体含量,且组织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塑性、韧性及扩孔性能.
关键词:
扩孔性能
,
电子背散射衍射
,
夹杂物
,
微观组织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能谱
屈凤波
,
杨振强
,
樊燕鸽
,
陈辉
,
杨瑞娜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溴苯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偶联反应,加成反应,酸催化闭环合成了2-溴-9,9'-螺二芴,最后与二苯基膦锂锂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二苯基-2-(9,9'-螺二芴基)膦,总收率为60.6%.通过1H NMR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
二苯基-2-(9,9'-螺二芴基)膦
,
2-溴-9,9'-螺二芴
,
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