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超
稀土
通过对白云鄂博矿中稀土赋存情况的分析,选取随铁开采的稀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粒度、药剂作用以及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稀土选别的影响,总体分析白云鄂博矿稀土的分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白云鄂博矿的稀土选别工艺与因素控制提出科学的见解.最终确定,粒度20 μm~ 50 μm、温度不低于60℃、粗选浓度55% ~65%时,白云鄂博矿稀土浮选作业条件最好.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
,
稀土
,
因素
,
选别
赵德胜
,
王建英
,
张铁柱
,
李保卫
,
张雪峰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4017
针对白云鄂博多金属矿使用X射线快速预选低品位矿石的方法.由于测量时间极短以及目标元素品位很低,导致X射线荧光光子计数较低,使得传统的光谱仪无法应用.基于峰背比来度量目标元素的含量,并对传统光谱仪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测量出低品位的La +Ce在矿石中的含量.当品位大于平均值时,测量的精确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业分选的需要.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
,
EDXRF
,
快速测量
,
峰背比法
王海波
,
王斌
硅酸盐通报
以湿球磨钛白初品为原料,利用卧式砂磨机研究了不同砂磨工艺对浆料粒度的影响,并考察了浆料不同粒度对其白度和水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砂磨工艺为砂磨转速3000 r/min,锆珠粒径1.8 mm,进料浓度410 g/L,进料泵转速l,填充率80%;在较优条件下实验室一级砂磨后的浆料中值粒径相对现场两级砂磨浆料降低了36 nm;粒度越小,浆料水分散性越好,当浆料中值粒径为231 nm时,水分散性达到99.3%,浆料不同粒度对白度基本没有影响.实验结果对生产现场砂磨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卧式砂磨
,
工艺参数
,
粒度
,
白度
,
水分散性
裴晓宇
,
赵文广
,
赵团
,
彭军
,
安胜利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23
通过可视流化床研究不同温度和氢气流速下对还原白云鄂博铁精矿的影响.试验表明,同一温度下,氢气流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流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效率,但这种作用在低温下更为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流化还原效率提高,但高温下流化效率增长幅度小于低温.应用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氢气还原白云鄂博铁精矿的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内扩散,活化能随还原时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而表观活化能的降低更有利于反应的加速进行.在试验条件下,5 ~ 10 min时的还原反应速度较快.
关键词:
白云鄂博铁精矿
,
氢气还原
,
流态化
杜永胜
,
李保卫
,
张雪峰
,
贾晓林
,
赵鸣
,
陈华
,
邓磊波
硅酸盐通报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了CaO-MgO-Al2O3-SiO2系尾矿微晶玻璃.利用XRD、DTA、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SiO2/CaO质量比对微晶玻璃结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CaO质量比的增加,基础玻璃放热峰右移、放热峰面积减小;微晶玻璃主晶相由辉石相转变为磁铁矿相;析出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晶化程度逐渐降低;微晶玻璃相关物化特性降低.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SiO2/CaO比
,
白云鄂博尾矿
,
辉石相
郭财胜
,
李梅
,
柳召刚
,
张栋梁
,
高凯
稀土
介绍了白云鄂博稀土、铌资源特征及分布特点,总结了白云鄂博铌的选矿、冶炼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综合回收白云鄂博资源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选冶联合的方式,先提钪、后提铌;或者制成复合材料,提高铌的利用率.
关键词:
铌
,
铌铁
,
铌钪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