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光
,
辛宝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传统大涡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显式滤波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最小解析尺度区域的各种数值误差.对有限差分格式的守恒特性进行了研究,发展了适用于三维平板通道大涡模拟的四阶精度守恒格式.分别利用二阶和四阶精度的传统与显式滤波大涡模拟程序模拟平板通道内的湍流流动,将计算结果与DNS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到了合理结果.
关键词:
大涡模拟
,
显式滤波
,
四阶精度
,
守恒特性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lP海水腐蚀导致铜镍合金的沿晶析出…………………………………………………………… .林乐耘 刘少峰 朱,]、龙门)阵列电极法测量聚合物/金属界面电位分布……………………… ..林昌健 卓向东 陈纪东 王 辉(7)叫义钢管桩阴极保护时的电位分布…………………… 邱 枫 徐乃欣卜)钠筋在混凝土模拟液中腐蚀行为的*IS特证… ,……….刘晓敏 史志明 林海潮 宋光铃 曹楚南(19)磁场和 C厂对铁在中性 Na:SOa溶液中阳极极化行为?...
关键词: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钧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祝德平
,
于超
,
廉永
,
杨忠臣
,
齐可昆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3
卓家庄金矿床是一个与中生代次火山杂岩体(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有关的小型金矿床,柱状矿体严格地受隐爆角砾岩筒的控制.从角砾岩筒中心向外,角砾粒度、成分、胶结物成分及蚀变均存在分带现象.全文着重阐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矿床成矿规律,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预测.
关键词:
次火山杂岩体
,
角砾岩筒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规律
,
卓家庄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徐志兵
,
魏先文
,
隆兴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微球,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层结构的TiO2微球直径在300 μm~700 μm之间,微球主要组分为锐钛矿晶型的TiO2,晶粒粒度约为16.3 nm.分别以300 W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样品对10 mg/L甲基橙溶液光催化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此种TiO2 微球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TiO2微球
,
阳离子交换树脂
,
光催化剂
梁彩华
,
张小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显热除霜.深入分析了显热除霜的机理和作用过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显热除霜不仅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还可以较大程度缩短除霜时间,同时避免四通阀换向除霜给制冷系统带来的冲击,消除"奔油"现象.除霜过程中系统供热水温度波动在5℃以内.
关键词:
显热除霜
,
试验研究
,
风冷热泵
,
换向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