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平
,
周东祥
,
龚树萍
,
刘欢
,
胡云香
功能材料
将注凝成型、注浆成型与轧膜成型应用于片式PTCR的制备,研究了不同成型工艺对片式PTCR素坯及瓷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用注凝成型和注浆成型工艺制备的素坯比用轧膜成型更加均匀,其陶瓷颗粒与粘结剂分布规则.在3种成型工艺所得的瓷片中,注凝成型瓷片晶粒生长最均匀,注浆成型瓷片晶粒生长较均匀,而轧膜成型瓷片晶粒生长不均匀.注凝成型和注浆成型工艺所制备瓷片的PTC性能稍优于轧膜成型.瓷片的耐电压性能与成型工艺有较大的依赖关系.
关键词:
成型工艺
,
片式PTCR
,
显微结构
,
电性能
王法军
,
周东祥
,
龚树萍
,
郑志平
材料导报
采用溶液混合随后热压的方法制备了CaCu3Ti4O12/聚偏氟乙烯(CCTO/PVDF)复合材料.采用XRD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与CCTO体积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kHz下,当CCTO含量等于50%(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达到81.采用Maxwell-Gamett模型、Jaysundere模型和Yamada模型分别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和比较,其中Yarnada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聚合物
,
复合材料
,
介电性能
,
CaCu3Ti4O12
,
聚偏氟乙烯
刘欢
,
龚树萍
,
刘剑桥
,
万久晓
,
周东祥
功能材料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酰丙酮钒(Ⅲ)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钒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利用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FT-IR及XPS等表征手段,将其与未掺杂二氧化钛薄膜进行了材料特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薄膜均为锐钛矿结构,引入钒后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由3.28eV减小至3.15eV,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范围;XPS分析证实制备的钒掺杂二氧化钛薄膜中钒以四价和五价两种氧化价态存在,可能在二氧化钛禁带中引入较深的杂质能级而引起价带顶向禁带拓展,从而产生引起禁带宽度变窄效应,扩展了二氧化钛带边光吸收。理论分析还表明,钒掺杂引起的深能级杂质在二氧化钛晶界处易于形成有效的陷阱俘获光生空穴,从而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尤其适于用作光催化材料。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钒掺杂
,
薄膜
,
吸收
张道礼
,
陈晓平
,
龚树萍
,
周东祥
材料导报
概述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与TPU在声学领域应用有关的高粘弹性,TPU用作阻尼材料的填充体系和IPN体系及其在透声降噪方面的两种用途,重点讨论了TPU用作水声换能器包敷材料和拖曳线列阵声呐护套材料的透声降噪机理,指出了深入研究拖曳线列阵声呐护套用TPU材料的必要性.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
粘弹性
,
阻尼
,
透声
刘忠池
,
周东祥
,
龚树萍
,
胡云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712
研究了添加0.25CuO-0.75MoO3(摩尔比, 简记为CM)对ZnO-TiO2 (简记为ZT)陶瓷的低温烧结特性、相转变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CM添加的ZT陶瓷由传统的固相反应方法制备而得, 烧结温度限定在900~1050℃范围内. 样品的显微形貌、元素成分、物相构成及微波介电性能分别由FE-SEM、EDS、XRD及网络分析仪进行表征或测量. EDS及XRD分析显示, Cu2+ 和Mo6+ 均进入了ZT陶瓷的主晶相的晶格, 并导致ZnTiO3分解温度的降低, 同时, 也降低了在Zn2TiO4和金红石之间形成固溶体(Zn2Ti3O8)的起始温度. 实验结果表明, CM的添加可有效地促进ZT陶瓷的低温致密化烧结. 添加4wt%CM且在975℃烧结4h后的ZT陶瓷的密度可达理论值的94%, 其微波介电性能为品质因素Qf=12150GHz, 介电常数εr =28.6,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17.8×10-6/℃.
关键词:
ZnO-TiO2
,
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
,
phase transitions
,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曹明贺
,
袁俊
,
周东祥
,
龚树萍
无机材料学报
用TEM和EDS相结合的测试手段,研究了低电阻率Ba0.92Ca0.08Ti1.02O3PTCR陶瓷材料的界面元素分布.根据界面元素分布的情况,对低电阻率Ba0.92Ca0.08Ti1.02O3PTCR陶瓷界面可能存在的缺陷态进行分析,认为在低电阻率Ba0.92Ca0.08Ti1.02O3PTCR陶瓷界面上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结构:Mn"Ti,Mn’Ti或Al’Ti,V"Ba.
关键词:
低室温电阻率
,
PTCR ceramics
,
grain boundary
,
defect structure
周东祥
,
赵加强
,
龚树萍
,
郝永德
功能材料
目前在钛酸钡系PTC热敏电阻器的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烧渗铝、化学镀镍等电极制备方法,但所制备的电极湿热老化及附着力不尽人意.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的PTCR元件的底电极,实现了镍与PTCR瓷片间的欧姆接触,并发现利用溅射法工艺制备了Ni电极的元件电极附着力(垂直拉力>3kg,剪切拉力>0.5kg)及耐湿热老化性能均得到提高,而且溅射工艺的高成本也得到控制,在生产上实现了批量应用(日产量可达3万片).
关键词:
溅射
,
PTCR元件
,
电极
,
电学性能
陈勇
,
龚树萍
,
黎慧
,
王法军
,
余石金
,
徐玲芳
功能材料
通过水基流延制备BaTiO3基PTC片,陶瓷粉体采用固相合成预烧BaTiO3基PTC粉体,平均粒径为1.0μm,粘合剂采用浓度为12%的PVA溶液和B-1070乳液,分散剂采用D-3019(Rohm-Hass),增塑剂分别采用化学纯的丙三醇、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和聚乙二醇PEG400,消泡剂采用化学纯的正辛醇,溶剂为水.主要讨论了分散剂的用量和粘度的关系、浆料的固相含量和粘度的关系、不同粘合剂浆料的流变行为、不同粘合剂的热失重特性等,发现采用PAA乳液粘合剂无论是在固含量、粘度以及烧成后电性能都优于PVA粘合剂,因此更适合于BaTiO3水基流延,当分散剂用量为粉体0.50%(质量分数)时,浆可以获得固相含量高达86.0%左右粘度仅为490mPa·s的BaTiO3陶瓷浆料.
关键词:
水基流延
,
PTC
,
BaTiO3
张道礼
,
翁广安
,
龚树萍
,
周东祥
功能材料
对Monte-Carlo计算机模拟法的Q-States Potts模型进行了修正,用于模拟BaTiO3系PTCR半导体陶瓷烧结中后期的晶粒生长和奥氏熟化过程以及液相性质对晶粒生长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含有液相的二相系统,钛酸钡半导瓷样品在1240℃附近体积收缩率基本上达到了最大值,以后的保温阶段是在液相控制下的晶粒生长和致密化过程,这和大多数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
钛酸钡系PTCR陶瓷
,
计算机模拟
,
烧结中后期
,
奥氏熟化
,
晶粒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