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
,
付宏生
,
王海宁
,
龙震海
,
原君静
材料导报
在切削速度25~200 m/min范围内,使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高强度钢30CrMnSiA进行了内孔镗削实验,对比研究了干镗削与油润滑条件下加工表面粗糙度轮廓曲线的特征信号构成及其对形状参数Ra和Ry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油性切削液对表面粗糙度指标Ra和Ry值没有显著影响,且随切削速度的改变,在干镗削与油润滑条件下,表面轮廓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切削润滑条件的改变将对20~40 μm波长尺度的特征轮廓曲线产生影响.
关键词:
高效切削
,
高强度钢
,
高速镗削
,
粗糙度轮廓曲线
赵文祥
,
龙震海
,
王西彬
,
王好臣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4.005
在切削速度范围157~314m/min内,在23-1析因设计的基础上,对兵器用难加工材料超高强度合金钢进行了高速干式铣削试验.在考查表面特征测量值--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加工表面层一定深度内微观金相组织变化规律与显微硬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切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层组织特性有显著影响;高速加工过程对可见表面之下会产生塑性变形堆积层、回火马氏体、过度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等变化;当以较高的切削速度铣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选择较大的每齿进给量对工件表层金相组织造成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难加工材料
,
高速切削
,
塑性变形
,
堆积层
,
过度回火马氏体
龙震海
,
赵文祥
,
王西彬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8.02.006
为研究高速铣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在统计试验设计指导下,使用X射线衍射/电解抛光方法对试样表层、次表层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测量,得出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经验预报公式,探讨切削参数对残余压应力场特征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高速切削工艺将在加工表面内引入类似喷丸强化效果的残余压应力场;(3,1)有理式模型与三阶多项式模型是描述高速铣削引入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的有效拟合公式;高速切削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每齿进给量是决定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每齿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残余应力场形成机理的改变.
关键词:
高速加工
,
残余应力场
,
峰值应力作用深度
,
经验建模
龙震海
,
赵文祥
,
王西彬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6.010
经过对超高强度钢工件高速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系统研究,发现在某种特定的切削条件下,工件表面质量将会发生显著改变.该变化不仅表现为表面特征的大幅改善,如表面粗糙度可以控制在0.4μm以下,无宏观裂纹发生等,还表现为表层及次表层显微硬度的明显提高、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的大幅增加(达到0.35 mm)以及表面耐磨性能的显著增强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切削工艺将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够在获得工件结构形状与精度指标的同时,对加工表面表层、次表层的组织特性与工件使用性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表面强化手段.
关键词:
热-力耦合
,
表面强化
,
高速切削
,
残余应力场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海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海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海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海砂、原状海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海砂特性及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海砂及盐田海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海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海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海砂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陈蓓
,
丁培道
,
周泽华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1.06.005
在不同热震温差下,研究了高铝纤维对铝硅质耐火材料的强度和裂纹形成及扩展的影响.利用海氏理论和Griffith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临界热震温差与裂纹扩展之间的解析式.研究认为:引入数量和长径比适宜的纤维,可在基体内形成大量微裂纹,而微裂纹增韧则是纤维增强耐火材料抗热震的主要机理之一.
关键词:
高铝纤维,微裂纹,铝硅质耐火材料,抗热
,
震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