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锋
,
符元飞
,
杨思军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12
针对四方金矿选矿厂高温高压无氰解吸电解装置“超期服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改造更换新解吸电解设备,钢棉被可重复使用的美国进口阴极网替代,电解槽由需要工人进入起金泥的的方式变为自流排放,在解决了安全隐患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保留了卸炭管道采用变径的方式,确保堵塞后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极板面积增加89%,解吸率提高了2.69%并稳定了工艺指标.
关键词:
解吸电解装置
,
改造
,
应用效果
李军
,
李三喜
,
薛健
,
张明
,
杨殿来
,
张莹莹
硅酸盐通报
以Ba(OH)2·8H2O和Ti(OC4H9)4为原料,氨水为矿化剂,以不同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分散介质,在180℃下反应120 h,水热合成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研究不同醇对粉体的影响,并通过XRD、TEM、IR及激光纳米粒度分析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一元醇为溶剂有利于合成四方相钛酸钡,其中又以乙醇为最优,以乙醇/水为溶剂合成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的c/a最大可达1.0090,且粉体纯度高,粒径分布狭窄,晶粒形貌发育完整,呈现球形和四方形.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钛酸钡
,
四方相
,
醇
徐华蕊
,
高濂
,
郭景坤
功能材料
以廉价易得的氯化钡、四氯化钛为原料,在240℃下仅用12h水热合成得到四方相钛酸钡纳米粉末,从而为该纳米粉末的产业化提供了简便条件.水热产物经XRD、SEM、XRF等手段表征,发现提高氢氧化钠过量的浓度、降低反应物四氯化钛浓度有利于四方相钛酸钡纳米粉末的生成,同时在水热产物中没有发现碳酸根和氯离子等残余的杂质,表明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产物粒度小于100nm,比表面积为12m2/g.
关键词:
钛酸钡
,
水热合成
,
四方相
李金春
,
苏雪筠
,
庄严
材料导报
阐述了超细高纯四方钛酸钡(BaTiO3)粉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及最新进展,特别介绍了这一领域具创新性的连续有序可控爆发成核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高纯四方钛酸钡(BaTiO3)粉体的方法,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产率高和质量好的特点,所制得的粉体分散性好,晶粒尺寸分布范围窄,且平均尺寸在2~100nm范围内可自主调控,特别是不需经晶型转化工艺可直接制备出四方晶相粉末.并介绍了其市场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钛酸钡
,
粉体
,
BaTiO3
,
制备方法
,
电子陶瓷
谭强强
,
罗绍华
,
唐子龙
,
张中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水基凝胶流延成型工艺是1种薄片式材料制备新技术,主要是利用陶瓷浆料中有机单体聚合反应形成三维空间上的网络结构,将陶瓷颗粒填充于网络骨架中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均匀的陶瓷坯体.主要研究四方多晶氧化锆薄膜制备过程中,有机单体溶液浓度和pH值对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浆料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浆料中有机单体浓度的增加,浆料聚合反应速率显著提高,为保证合适的固化时间,有机单体浓度可控制在10%~40%(质量分数)范围内;浆料的pH值对聚合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随pH值的增大,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合适的pH值范围为9~10;在高于35℃温度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变化显著,适当的成型温度范围为35℃~45℃;引发剂和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大大提高,为获得较好的成型性能,浆料的引发剂用量应控制在0.15%~0.30%(体积分数,下同)的范围内,催化剂用量在0.20%左右为宜.
关键词:
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
,
工艺因素
,
固化反应
谈国强
,
刘剑
,
苗鸿雁
,
贺中亮
,
夏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749
以(NH4)2TiF6、 Ba(NO3)2 和H3BO3为主要原料,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 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为模版,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四方相钛酸钡晶态薄膜. 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 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 能够对OTS-SAM起到修饰作用. 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OTS单分子膜指导沉积的薄膜样品表面均匀, 表明OTSSAM对钛酸钡薄膜的沉积具有诱导作用; 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 空气中600℃下保温2h实现了薄膜由非晶态向四方相BaTiO3晶态薄膜的转化过程, 制备的钛酸钡薄膜在基板表面呈纳米线状生长, 线长约在500~1000nm之间, 相互连接的晶粒大小约为100nm. 文章同时对自组装单层膜和钛酸钡薄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BaTiO3
,
thin film
,
formation mechanism
郭会勇
,
李文芳
,
黄文波
功能材料
针对微弧氧化法生成四方相BaTiO3薄膜的工艺参数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将Ti板置于含Ba2+的电解液中在0.15~0.55mol/L和1.0~5.5A的浓度、电流区域内进行微弧氧化.实验发现微弧只在一定的浓度-电流区域中发生,可用平面图直观表示;在不同的浓度-电流区域内,薄膜具有不同的形貌,据此将浓度-电流区域图进一步划分成不同区域.对不同浓度-电流区域内生成的薄膜形貌进行分析,得到了生成表面形貌均匀、平整薄膜的工艺规律:应在不发生电击穿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电流、在溶解度的范围内选择高的电解液浓度,根据这一规律选择0.5mol/L、3.0A的浓度和电流,40min后生成的薄膜主要由四方相BaTiO3构成,在1kHz下的介电常数为113.0.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BaTiO3
,
浓度
,
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