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的制备及室内甲醛净化

高如琴 , 黄豆豆 , 程萌 , 全建军 , 王紫括

硅酸盐通报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电气石粉和烧结助剂,采用超细湿式研磨工艺制备釉浆,并浸渍在硅藻土基多孔陶瓷表面及孔道,通过低温煅烧,制备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醛气体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材料对其吸附和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硅藻土原始孔结构与颗粒堆积形成的孔隙构成了有机整体;材料釉层经870℃煅烧,电气石的结构和性能并未发生改变;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对甲醛气体具有很好的吸附和降解能力,1 m3的环境舱内初始浓度为0.303 mg/m3的甲醛经5h的净化,其浓度降至0.0782 mg/m3.

关键词: 硅藻土基多孔陶瓷 , 电气石 , 内墙砖 , 甲醛 , 吸附与降解

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高如琴 , 程萌 , 黄豆豆 , 张楠

人工晶体学报

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在不同的水解温度下,在硅藻土基多孔陶瓷上负载纳米TiO2薄膜,结合XRD和TEM对负载的纳米TiO2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了测试方法及水解温度对纳米TiO2粒径的影响.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水解温度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经550℃煅烧后,TiO2薄膜为锐钛矿型;水解温度为50℃时TiO2粒径小于水解温度为75℃时所负载纳米TiO2粒径;两种方法所测TiO2粒径有一定差异:dXRD>dTEM;水解温度为50℃所负载纳米TiO2薄膜,紫外光日300 min,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89.9%,而75℃时,样品在紫外光之330 min,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78.6%.

关键词: 纳米TiO2薄膜 , 粒径 , 水解温度 , 光催化活性

稀土微肥对盐胁迫下黄豆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

张美萍 , 陕永杰 , 江玉珍 , 于光辉 , 陈国祥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3.013

采用稀土微肥对盐胁迫下黄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黄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多,细胞膜透性增大,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呈逐渐上升趋势;与盐胁迫处理组相比,施用稀土微肥后的复合处理组SOD、CAT活性均增大,且活性最高峰向盐浓度增大的方向推移,POD活性、MDA均有所降低,细胞膜透性变小.说明稀土微肥对盐胁迫造成幼苗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关键词: 稀土 , 盐胁迫 , 黄豆 , 抗氧化酶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孙亚男 , 李彤 , 马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1205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二氢黄豆苷原(dihydrodaidzein)、雌马酚(equol)和山姜素(alpinetin)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的种类和浓度、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pH对3种化合物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 SBE-β-CD水溶液(含20 mmol/L KH2PO4,pH值到4.0)(体积比为20:80)的条件下,二氢黄豆苷原、雌马酚和山姜素的对映体都达到了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8,1.9和1.4.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拆分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手性分离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 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纯化大豆异黄酮糖苷

杨学东 , 邓志成 , 王晶 , 丁明玉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4.010

利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大豆总异黄酮提取物中制备出了3种大豆异黄酮糖苷.在Nova-Pak HR C18色谱柱(100 mm×25 mm i.d.,6 μm)上,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1%的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3∶77)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采用等度洗脱方式,制备了3种大豆异黄酮糖苷,经质谱分析,确认它们分别为大豆苷、黄豆苷和染料木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3种化合物的纯度均达到了99%以上.

关键词: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大豆异黄酮 , 葡萄糖苷 , 大豆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筛查食品中182种农药残留

伊雄海 , 时逸吟 , 赵善贞 , 孟令华 , 潘孝博 , 盛永刚 , 韩丽 , 朱坚 , 邓晓军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56

建立了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食品中182种香港《食物内残余除害剂规例》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0.1% (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改进的QuEChERS方法净化,采用Agilent 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行分离.样品经电子轰击源电离,一级质谱采用全扫描模式完成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疑似物质进行二级谱库检索确证.考察了10种典型食品基质(大米、香菇、黄豆、菠菜、西红柿、西兰花、柚子、胡萝卜、生菜、黄瓜)的基质效应.在10~ 500 μg/kg范围内,182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定量限(S/N≥10)为10~ 100 μ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6.1%~ 121.5%、75.4%~125,8%、77.2% ~ 12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 17.6%(n=6).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显著降低日常筛查检测的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 筛查 , 农药残留 , 食品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