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N-乙酰皮考啉肼的锌和钒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激光倍频性质

吴文士 , 刘世雄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2.009

合成了N-乙酰皮考啉酰肼(HL)与锌和钒的配合物[ZnL2]*H2O(1,C16H20N6O5Zn)和VⅤO2L(2,C8H8N3O4V). 2个配合物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 配合物1的晶胞中每个不对称单元存在2个晶体学独立的配合物分子,每个锌(Ⅱ)原子与2个N-乙酰皮考啉酰肼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形成严重扭曲的N4O2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的无限链状结构. 在配合物2中,钒(Ⅴ)原子具有畸变的N2O3四角锥配位构型,晶体内每2个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缔合分子对. 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形成配合物后,σ(CO)和σ(CN)红移. 电子光谱表明,存在d-d*和π-π*跃迁. 配合物1对于λ=0.106 nm激光倍频系数I2ω/I2ω(KDP)为0.85. 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计算结果证实配合物1不具对称中心.

关键词: 晶体结构 , 乙酰皮考啉酰肼 , 锌和钒配合物 , 量化计算 , 倍频

N-(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水凝胶的pH敏感性

林友文 , , 罗红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7.016

通过香草醛与壳聚糖反应合成席夫碱,用NaBH4还原后得到水溶性的N-(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壳聚糖(VCS),经IR、1H NMR和UV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胶体滴定法测定N上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的取代度为2.37 mmol/g. 利用戊二醛交联制备N-(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壳聚糖水凝胶(VCSG),考察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凝胶溶胀行为以及载药凝胶的体外释药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交联度的VCSG在pH值在1.2~7.4之间随着pH值增大凝胶溶胀度逐渐减小,而在碱性介质中(pH值为9.0~11.0)随着pH值增大时溶胀度又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低交联度的VCSG在pH=1.2缓冲液中的溶胀度显著大于在其它pH缓冲液中的溶胀度;交联度大的VCSG溶胀度小,且在不同pH缓冲液中溶胀度差异不大. 以法莫替丁为模型药物,载药凝胶在pH为5.0~7.4缓冲溶液中的释药速度明显比在pH为1.0~3.0中的慢,具有更明显的缓释作用,显示VCSG具有pH敏感性.

关键词: 壳聚糖 , 改性 , pH敏感性 , 水凝胶 , 溶胀度 , 释药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大口古陶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徐安武 , 杨晓勇 , 林辉 , 王昌燧 , 王吉怀 , 梁中合 , 陈星灿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1999.03.001

利用岩相鉴定分析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器的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微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大口古陶器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该遗址出土大口陶器的产地及古文化交流概况.

关键词: 大口古陶器 , ICP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产地 , 古文化交流

中间罐车的走能力分析

朱元江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4.02.008

通过对小方坯连铸机中间罐车走能力的校核计算,得出走能力偏低的结论.

关键词:

原胶及其应用

徐世艾

材料导报

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变型UV塑料面漆

陈顺凉 , 瑞村 , 薛永富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10.009

本文通过选用合适的低聚物和单体组合,使用非变型光引发剂,对不同类型的塑料应用进行配方设计.分别测试了涂膜的耐变性、光泽、硬度、耐刮擦性能.

关键词: 紫外光 , 固化 , 塑料涂料 , , 研究

Dy-长石固溶体的氧化行为研究

张炯 , 张军红 , 王佩玲

无机材料学报

本 工 作 选 取 了 四 个 Dy- 长 石 固 溶 体 Dy2Si3-xAlxO3+xN4-x(Dy-M’, x=0, 0.3, 0.6 和 1.0) 组 份, 试 样 由 热 压 工 艺 制 成, 并 置 于 马 弗 炉 中 于 1000℃ 氧 化 20 h. 随 着 固 溶 度 x 的 增 加, 氧 化 增 重 的 为呈 现 出:Dy-M’(x=0.6)<< Dy-M’(x=0.3)<Dy-M,即 Dy-M’的 抗 氧 化 性 能 相 对 于 Dy-M 得 到 了 改 善. 晶 界 相 是 Dy-M’ 的 Dy-
α-Sialon 的试 样,经 热 压 制 备,分 别 在 1000℃和 1300℃ 氧 化 20 h. 在第 一 种 条 件 下,没 有 发 现 明 显 的 氧 化 增 重, 显 微 结 构 观 察 表 明 样 品 未 出 现 开 裂. 而 在 1300℃ 氧 化 20 h 时, Dy-α’-M’氧 化 表 面 层 是 含 Si0_2 和 α-Dy2Si2O7 晶 粒 的 硅 酸 盐 层, 其 中 α-Dy2Si2O7 晶 粒 在 氧 化 表 面 具 有 择 优 取 向.

关键词: α-Sialon, 长 石, 氧 化

金川二矿区16垂直矿柱安全高效回采实践

杨志强 , 李立涛 , 高谦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1.014

分析16垂直保安矿柱的受力状态以及对整个采场稳定性的作用,以采场稳定性为基础,研究金川二矿区大面积连续开采暂时留设的16垂直矿柱资源回采技术,开展矿柱安全采矿设计和回采实践.结果表明,在二矿区大面积连续开采过程中,垂直矿柱在高应力作用下产生整体塑性屈服破坏.当回采水平低于垂直保安矿柱以后,整个矿柱对采场的支撑作用逐步减小直至作用不明显,因此回采矿柱对采场整体稳定将不产生显著影响.实践中有效回采了16垂直矿柱资源.

关键词: 垂直矿柱 , 设计原则 , 回采工艺 , 分层道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大柳金矿采矿方法优选

周佳琦 , 刘青灵 , 李啸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309

针对大柳金矿⑧-1号急倾斜极薄矿体开采难度大、回采效率低、作业安全性差的难题,使用传统的工程类比法、理论分析法优选采矿方法时,诸多定性指标难以准确评价.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初选出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等5种适合大柳金矿矿体的采矿方法,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采场生产能力等6种定量指标与机械化程度等3种定性指标并重的方式,优选出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作为指导该矿实际生产的采矿方法.经生产实践证明,由未确知测度理论优选出的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大柳金矿的实际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理论 , 采矿方法 , 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 , 急倾斜极薄矿体 , 定量指标 , 定性指标

新型DAR成色剂的合成

刘玉婷 , 尹大伟 , 吕博 , 刘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28

成色剂为母体,环状酰肼为显影促进基团,分别以6-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基巯基三氮唑为吸附基团,合成了2种新型DAR 成色剂,产率分别为60.8%和48.2%. 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DAR 成色剂在提高感光度时不会增大灰雾密度.

关键词: DAR成色剂 , 吸附基团 , 显影促进基团 , 合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