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王立达
,
武婷婷
,
孙文
,
李雨
,
黄宗响
,
王华
,
刘贵昌
电镀与涂饰
将化学氧化法制备的聚苯胺(PANi)粉末溶于氮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后涂覆到制备有ZnO底层的碳钢基体上,获得了PANi/ZnO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PANi/ZnO复合膜的形貌、成分、与基体的粘附力强度及在3.5% NaC1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碳钢基体上制备的PANi/ZnO复合膜中的ZnO呈纳米棒状,提高了复合膜的均匀性和表面平整性,增强了复合膜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与裸碳钢片相比,有复合膜层的试样的开路电位正向偏移180 mV左右,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PANi/ZnO复合膜有效提高了碳钢基体的防腐性能.
关键词:
碳钢
,
聚苯胺
,
氧化锌
,
复合膜
,
腐蚀防护
,
电化学
刘贵昌
,
黄宗响
,
王立达
,
鲁强
,
刘洋
,
李雨
,
邓新绿
材料保护
稀土可有效改善化学镀Ni-Cu-P层的硬度、耐蚀性能,目前,对此研究还不够深入。在Ni—Cu-P化学镀液中引入不同含量的Ce4+,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能谱分析了所得Ni—Cu-P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考察了Ce4+对Ni-Cu-P镀层在室温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e4+能减少Ni—Cu-P镀层的缺陷,使晶粒细化,镀层表面平整;镀层中不合Ce,Ce4+促进了镀层的非晶态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其耐蚀性;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比紫铜基材的低,自腐蚀电流密度远小于紫铜基材,添加Ce4+能提高Ni-Cu-P镀层的耐蚀性,其自腐蚀电流密度低于未加稀土所得的镀层。
关键词:
化学镀Ni—Cu-P
,
稀土Ce4+
,
镀层
,
耐蚀性
,
形貌
,
成分
黄宗响
,
王立达
,
刘贵昌
材料保护
Ni-Cu-P三元合金镀层在烟气冷凝液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需做进一步的防腐蚀处理.稀土转化膜能有效地改善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为提高单层稀土转化膜的性能,在稀土转化液中添加苯并三氮唑(BTA)与稀土元素复合成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分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单层硝酸铈转化膜表面存在微裂纹,BTA可与稀土元素复合成膜,优化膜层形貌,抑制微裂纹的形成,使膜层更致密;复合转化膜的电荷转移电阻较单层转化膜的大,腐蚀电流密度较小,与单层转化膜和合金镀层相比,复合转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降低约40%和90%,耐蚀性能最佳.
关键词:
Ni-Cu-P合金镀层
,
稀土转化膜
,
耐蚀性
,
硝酸铈
,
苯并三氮唑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刘玉婷
,
尹大伟
,
吕博
,
刘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28
以黄成色剂为母体,环状酰肼为显影促进基团,分别以6-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基巯基三氮唑为吸附基团,合成了2种新型DAR 成色剂,产率分别为60.8%和48.2%. 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DAR 成色剂在提高感光度时不会增大灰雾密度.
关键词:
DAR成色剂
,
吸附基团
,
显影促进基团
,
合成
储荣邦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3.08.025
介绍了不含双氧水的铜及其合金无黄烟N-1光亮酸洗工艺.该工艺的溶液成分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廉,溶液维护和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无黄烟产生,对环境污染小,光亮酸洗性能优于传统的浓硝酸酸洗工艺.
关键词:
铜
,
铜合金
,
N-1光亮酸洗
,
无黄烟
丁娜
,
金逐中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5.007
UV 固化涂料固化后会出现黄变,尤其在白色或浅色基材上更加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通过测量漆膜固化后放置不同时间的△b值,分析了几种单体、树脂、光引发剂、紫外光吸收剂及受阻胺光稳定剂等对此黄变的影响.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影响UV固化涂料固化后黄变特性的因素有UV低聚体(UV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及助剂.然而UV固化涂料固化后的黄变会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通常24 h后会趋于稳定,并且可以通过烘烤来加速颜色稳定的过程.
关键词:
UV固化涂料
,
黄变
,
△b值
,
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