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飞
,
黄利军
,
黄旭
,
储俊鹏
,
张明杰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6.016
采用VAR三次熔炼方法制备含有YG8刀具硬质合金杂质的铸锭,铸锭经开坯改锻制成φ40 mm棒材,超声波探伤确定杂质位置.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杂质边缘的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硬质合金部分熔化,边界含有明显的过渡区域,过渡区含有钛合金基体元素和刀具硬质合金元素并发生了扩散.杂质的存在会引起应力集中,容易萌生疲劳裂纹,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
钛合金
,
硬质合金
,
杂质
刘彬
,
黄旭
,
黄利军
,
齐立春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4.007
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TB6钛合金锻棒多重固溶时效热处理对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固溶时效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和断裂韧度,而对强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循环热处理次数的增多,强度、塑性、断裂韧度都是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强度与断裂韧性均在三重固溶时效热处理时达到最高值,比常规热处理分别提高了9%与30%左右;塑性在双重热处理时达到最高值,比常规热处理提高了40%左右.
关键词:
TB6钛合金
,
热处理
,
多重固溶时效
黄利军
,
鲍如强
,
黄旭
,
郭灵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14
钛合金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该类金属不能单纯通过热处理细化晶粒调整组织形态, 因此适当的变形工艺成为组织控制的有效手段. Ti-1023合金的性能与组织形态、晶粒度有密切关系. 通过变形得到了两种典型的近β合金组织, 测试分析了两种组织对应的性能, 讨论了两种工艺得到的组织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 采用传统的变形工艺只能得到个别性能突出的传统组织类型, 如网兰组织、双态组织、等轴组织等, 同时原始β晶粒大小不均匀, 容易造成材料性能不均匀. 必须采用现代研究手段, 控制变形温度、变形量、变形火次, 得到综合上述3种组织优点的某种过渡组织类型, 保证Ti-1023合金发挥高强、高韧的综合优势.
关键词:
Ti-1023
,
钛合金
,
力学性能
,
细晶
黄旭
,
鲍如强
,
黄利军
,
林好转
,
郭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主要研究了热模锻时坯料变形温度、变形量对Ti-1023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量不同,热模锻坯料变形温度对合金拉伸强度影响不同.在经过30%变形后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断面收缩率随变形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延伸率没有明显变化;而经过50%变形后,除了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略有下降外,其余性能与合金经过30%变形后的变化趋势相同.在两相区(Tβ-30℃)变形时合金的拉伸性能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断裂韧性则相反;在β区(Tβ+30℃)变形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屈服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而塑性则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Ti-1023
,
热模锻
,
显微组织
,
拉伸性能
黄利军
,
齐立春
,
刘昌奎
,
刘德林
,
黄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热处理得到3种强度级别的Ti-1023合金材料.拉伸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时效温度为510~560 ℃的范围内,Ti-1023合金的轴向拉压疲劳极限随屈服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拉伸断口分析表明,高强度Ti-1023的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在较低强度Ti-1023断裂模式以韧性断裂为主的韧性和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疲劳断口分析则表明,在较低载荷时,时效温度对断口疲劳区域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钛合金
,
Ti-1023合金
,
拉伸性能
,
疲劳性能
王清瑞
,
沙爱学
,
黄利军
,
李兴无
钛工业进展
通过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研究了时效温度和β退火温度对Ti-55531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i-55531合金固溶加时效处理后可获得初生α相呈长条或等轴状的组织,β基体上大量析出的次生α相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且强度随时效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延伸率变化不明显,断面收缩率在620℃以上随着时效温度升高有所增加,但该组织状态断裂韧度偏低;β退火后可获得均匀的片状组织,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在600~650℃之间随退火温度升高呈线性关系降低,可根据需要很方便地调整强度级别,塑性随退火温度升高变化不太明显。
关键词:
Ti-55531合金
,
固溶加时效
,
β退火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王清瑞
,
黄利军
,
黄旭
,
刘昌奎
,
刘德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3.001
利用典型应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烧伤熔滴对,TB6钛合金旋转弯曲疲劳和轴向拉.拉疲劳的影响,并分析了烧伤熔滴的形貌和疲劳试样的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熔滴处易形成富氧和富氮层脆性相,在应力作用下极易开裂成为疲劳源;另外,熔滴会导致基体组织发生变化,对基体一般产生第二类烧伤,破环试样表面的完整性,从而加速疲劳试样破坏,也会成为断裂源,显著降低其高周疲劳性能,对TB6钛合金高周疲劳有严重影响.
关键词:
TB6钛合金
,
烧伤熔滴
,
性能
,
高周疲劳
王强
,
乔明杰
,
张炜
,
黄利军
机械工程材料
研究了不同弹丸及喷丸参数对喷丸后TC4钛合金表面形貌、表面塑性变形程度、残余压应力场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铸钢弹丸相比,陶瓷弹丸喷丸强化后TC4钛合金表面的起伏程度变化不大,但能有效地覆盖加工刀痕;随喷丸压力增大和喷丸时间延长,试样表面的累积塑性变形先快速增大后趋于饱和;当喷丸压力达到O.25MPa、铸钢弹丸喷丸时间大于40S或陶瓷弹丸喷丸时间大于80S时,最大残余压应力可达到610MPa,残余压应力场深度超过250μm;两种弹丸喷丸强化后,Tc4钛合金的疲劳寿命分别可提高10倍和20倍以上。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残余应力
,
疲劳寿命
,
喷丸
齐立春
,
黄利军
,
赵新青
,
黄旭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4钛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室温拉伸强度、塑性和断裂韧性影响很大.相变点下固溶时合金组织为双态组织,相变点上固溶时合金组织为魏氏组织;当固溶温度从975℃相变点下增加到1045℃相变点上时合金的强度变化不大,合金的塑性大幅下降,而合金的断裂韧性逐渐升高;TC4钛合金厚板在975℃/10 min+ 670℃/1 h热处理,可获得最佳强度-塑性匹配,在995℃固溶处理,670 ~760℃时效处理可获得最佳强度-韧性匹配.
关键词:
TC4钛合金厚板
,
热处理制度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鲍如强
,
黄旭
,
黄利军
,
曹春晓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12.001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10V-2Fe-3Al合金两种状态在不同变形温度及不同变形速率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状态对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影响较大,经过固溶处理后在低于相变点变形时合金的流变应力比较高,但在高于相变点变形时流变应力没有明显差异;合金的应力指数与合金的状态和应变速率有关,大概以0.1 s-1为界分为低应变速率和高应变速率两部分;合金的表观激活能与材料的状态、变形温度及变形速率有关.当两种状态下的合金在温度为650~800C、应变速率为0.001~0.1s-1范围内变形时,β相内只发生动态回复,而α相除了发生动态回复外还可能发生动态再结晶;合金在相变点以上变形时只存在着单一的动态回复机制.
关键词:
Ti-10V-2Fe-3Al合金
,
热变形
,
变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