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
阮可青
,
王强
,
陈宇
,
钱朔
,
余勇
,
黄利
,
郑重
,
汪成友
,
曹烈兆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4.007
研究了不同Pb含量的Bi2-xPbxSr2Co2Oy单晶的输运行为.用A. F. Ho 和A. J. Schofield提出的公式对ρc的温度依赖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我们利用小极化子理论解释了ρc的复杂行为.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导
,
小极化子
张磊
,
黄利
,
丁佳
,
陈辉宇
,
陈伟
,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27
通过添加重金属钡的酸碱溶液, 在不同外界条件下, 研究了磷酸盐激光玻璃表面结构在酸碱侵蚀过程的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酸碱对磷酸盐激光玻璃的侵蚀过程主要包括金属阳离子析出和[PO4]网络结构破坏等两个重要过程. 金属阳离子的析出主要是非桥氧结构P-O-M(M为K+、Ba2+、Al3+等阳离子)在酸碱作用下生成P-O-H基团, 而[PO4]网络结构的破坏则是指玻璃网络原有的Q2结构在酸碱的侵蚀下逐渐向Q1和Q0转变. 据此, 推导了磷酸盐激光玻璃在酸碱侵蚀过程中的反应模型.
关键词:
磷酸盐玻璃; 酸碱侵蚀; 拉曼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张磊
,
黄利
,
丁佳
,
陈辉宇
,
陈伟
,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27
通过添加重金属钡的酸碱溶液,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研究了磷酸盐激光玻璃表面结构在酸碱侵蚀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酸碱对磷酸盐激光玻璃的侵蚀过程主要包括金属阳离子析出和[PO4]网络结构破坏等两个重要过程.金属阳离子的析出主要是非桥氧结构P-O-M(M为K+、Ba2+、Al3+等阳离子)在酸碱作用下生成P-O-H基团,而[PO4]网络结构的破坏则是指玻璃网络原有的Q2结构在酸碱的侵蚀下逐渐向Q1和Q0转变.据此,推导了磷酸盐激光玻璃在酸碱侵蚀过程中的反应模型.
关键词:
磷酸盐玻璃
,
酸碱侵蚀
,
拉曼光谱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张功庭
,
盛光敏
,
黄利
材料导报
在介绍了金属材料包中格效应的基础上,总结了金属包申格效应的表征方法,对造成材料包申格效应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阐述了产生包申格效应的相关机理,提出了消除或减小包申格效应的方法,并为包中格在今后的工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明了一些方向,这也是包申格效应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包中格效应
,
影响因素
,
机理
李佳
,
盛光敏
,
黄利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177
用Ti/Nb作中间层,在温度890℃、时间4~12 min、脉冲压力2~10MPa、频率f=0.5Hz、恒压10MPa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304SS)进行脉冲加压与恒压扩散焊,获得了牢固的固相扩散焊接头.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与剪切性能测试,对接头的显微组织、界面产物与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接头的界面物相相似,主要有σ相,(β-Ti,Nb)与α+β-Ti固溶体.连接时间10min时,恒压下的TiC/304SS接头抗剪强度为55.6MPa,而脉冲加压下的接头抗剪强度达110MPa.恒压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断裂,而脉冲压力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与界面产物间交替进行的混合断裂.
关键词:
TiC金属陶瓷
,
扩散焊
,
脉冲压力
,
Ti/Nb
,
微观组织
李佳
,
盛光敏
,
黄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实验,并采用Ti/Nb/Cu中间层以实现活性连接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目的.对焊后接头进行详细的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焊接工艺.分析发现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明显的转变过渡区,界面反应产物为(Ti,Nb)、剩余Nb、剩余Cu以及Cu (s.s).连接温度925℃,保温时间20 min,压力8 MPa下得到的接头剪切强度达84.6 MPa,此时脆性断裂发生在靠近界面处的陶瓷内部.结果表明,中间层Ti/Nb/Cu的合理选择能很好的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性能的有害作用,而且Nb对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接头强度.
关键词:
扩散
,
TiC陶瓷
,
Ti-Nb-Cu中间层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严鹤峰
,
李琛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3.05.012
以土豆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再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利黄原酸酯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黄原酸酯对含Cr(Ⅵ)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ρ[Cr(Ⅵ)]=25 mg/L时,以40 r/min慢速搅拌,在pH =8,反应t为40 min,投加4g/L黄原酸酯时,Cr(Ⅵ)去除率为99.7%,Cr(Ⅵ)的出水质量浓度为0.075 mg/L,低于国家最高允许排放限值中的新建电镀企业排放限值.
关键词: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
Cr(Ⅵ)
,
电镀废水
,
重金属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