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仲宽
,
宋力昕
,
蔡弘华
,
刘剑洪
,
洪伟良
,
黄俊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1.024
利用二氧化钛溶胶进行光催化氯代甲烷的水溶液.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溶液在二氧化钛溶胶和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氢的水溶液,氯离子和氢离子使溶液的电导率增大.在光催化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溶液时,二氧化钛溶胶的浓度与电导率的变化值有一定的关系.当二氧化钛的浓度过高时,光照所产生的自由基和氧空穴对中间产物作用导致二氯甲烷的降解反应速度变缓,反映在电导率的变化上,电导率的增加速度变缓.选择合适的二氧化钛的浓度,将有利于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光催化脱氯.随着甲烷上氯取代度的增加,催化剂对其的催化脱氯效果依次降低,光催化效果依次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
氯代甲烷
,
电导率
,
脱氯
杨余芳
,
衷明华
,
黄俊生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化学镀锡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方法在硫脲鄄柠檬酸鄄酒石酸三元络合体系中,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以SnCl2为主盐,在铜片上化学沉积锡镀层,研究温度、主盐、还原剂、H+和络合剂的浓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镀锡过程中,Sn2+,H+和次磷酸钠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302,0.21和0.192;硫脲、柠檬酸和酒石酸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237,0.213和0.081;速度常数为0.013,总反应级数为1.235级,表观活化能为11.184kJ/mol。结论建立了化学镀锡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对化学镀锡沉积工艺的选择和产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化学镀
,
反应级数
,
动力学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刘玉婷
,
尹大伟
,
吕博
,
刘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28
以黄成色剂为母体,环状酰肼为显影促进基团,分别以6-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基巯基三氮唑为吸附基团,合成了2种新型DAR 成色剂,产率分别为60.8%和48.2%. 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DAR 成色剂在提高感光度时不会增大灰雾密度.
关键词:
DAR成色剂
,
吸附基团
,
显影促进基团
,
合成
储荣邦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3.08.025
介绍了不含双氧水的铜及其合金无黄烟N-1光亮酸洗工艺.该工艺的溶液成分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廉,溶液维护和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无黄烟产生,对环境污染小,光亮酸洗性能优于传统的浓硝酸酸洗工艺.
关键词:
铜
,
铜合金
,
N-1光亮酸洗
,
无黄烟
丁娜
,
金逐中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5.007
UV 固化涂料固化后会出现黄变,尤其在白色或浅色基材上更加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通过测量漆膜固化后放置不同时间的△b值,分析了几种单体、树脂、光引发剂、紫外光吸收剂及受阻胺光稳定剂等对此黄变的影响.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影响UV固化涂料固化后黄变特性的因素有UV低聚体(UV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及助剂.然而UV固化涂料固化后的黄变会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通常24 h后会趋于稳定,并且可以通过烘烤来加速颜色稳定的过程.
关键词:
UV固化涂料
,
黄变
,
△b值
,
烘烤
吴小军
,
童群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油田油藏条件下使用的黄原胶在高温下易发生降解、黏度下降.文中研究了除氧剂(硫代硫酸钠)对黄原胶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代硫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5 g/L时,黄原胶溶液经121 ℃高温处理3 h,其黏度下降幅度变小,黏度保留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耐热稳定性提高了1.85倍.通过包埋硫代硫酸钠,制备出了具有较高耐热性的黄原胶.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黄原胶(包埋硫代硫酸钠)的耐热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
黄原胶
,
热稳定性
,
硫代硫酸钠
,
热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