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n掺杂对快淬NdFeB永磁材料晶格与磁性能的影响

谢国治 , 殷士龙 , 蒋晓龙 , 袁钻如 , 李山东 , 顾本喜 , 鹿 , 都有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2.06.002

应用DTA、XRD、VSM、EXAFS对快淬Nd9Fe85-xMnxB6(x=0,0.5,1)纳米复合材料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少量Mn的掺杂能够显著促进快淬样品的晶化并提高快淬样品的永磁性能,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最佳矫顽力和剩磁比分别从339.6kA/m(4266.5Oe)和0.70提高到398.2kA/m(5002.5Oe)和0.72,最大磁能积(BH)max从84kj/m3(10.5MGOe)提高到88kJ/m3(11MGOe).认为永磁性能的提高是由于Mn的掺杂使快淬Nd-FeB具有更有序的晶体结构.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 矫顽力 , 交换耦合

Mn掺杂快淬NdFeB永磁体磁性能研究

谢国治 , 王泽华 , 吴玉萍 , 林萍华 , 顾本喜 , 鹿 , 都有为 , 袁钻如

功能材料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热磁重(TMA)测量出发对快淬Nd9Fe85-xMnxB6(x=0~2)的相关磁性能及交换耦合效应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一定的Mn掺杂能提高快淬NdFeB的磁性能,特别是矫顽力最大能提高20%左右,但是更高的Mn掺杂量会导致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的明显下降.XRD显示快淬态的NdFeB样品的晶化程度随Mn掺杂量提高而提高,但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所有的快淬NdFeB样品都包括硬磁性相Nd2Fe14B和软磁性相α-Fe.热磁重(TMA)测量显示一直随着Mn掺杂量提高到2%(原子分数),硬磁性相Nd2Fe14B的居里温度(Tc)在不断下降,但是α-Fe的Tc却随Mn掺杂量提高而提高.认为磁性能和居里温度改变是因为形成了δ-Mn和R2Fe23B3相.当Mn掺杂量较低时高温下有δ-Mn形成并和α-Fe产生交换耦合作用导致α-Fe的居里温度升高,而当Mn掺杂量提高到2at%时形成的R2Fe23B3相固溶δ-Mn相才导致α-Fe的居里温度下降.

关键词: 磁性能 , NdFeB永磁 , 交换耦合 , 纳米复合

NiO/FeCo磁性多层膜的高频磁性

李玉伟 , 陈继红 , 唐东明 , 张豹山 , 鹿 , 陆怀先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2.011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铁磁/反铁磁交换偏置作用的[NiO/Fe65Co35]10多层膜,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静磁参数,利用微带线法测量了样品4GHz-10GHz的磁谱,首次制备并测得了自然共振频率(fr)在6GHz以上,最高到f=9.6GHz的薄膜样品.结果表明交换偏置场(Hex)、各向异性场(Hua)、以及矫顽力(Hc)随铁磁层厚度(tFM)增大而减小;基于Landau-Lifishitz (L-L)方程对静磁参量和磁谱进行了比较,发现样品自然共振频率较L-L方程计算值偏大30%以上.

关键词: 铁磁 , 反铁磁 , 交换偏置场 , 各向异性场 , 交换耦合能密度 , 自然共振频率

快淬Nd9Fe85-x MnxB6(x=0、0.5、1)磁性能研究

谢国治 , 田宗军 , 余智 , 顾本喜 , 鹿 , 都有为

功能材料

应用DTA、XRD、Mossbauer谱和VSM对快淬Nd9Fe85-x MnxB6(x=0、0.5、1)纳米复合材料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少量Mn的掺杂能够显著促进快淬样品的晶化并提高快淬样品的永磁性能,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最佳矫顽力和剩磁比分别从339.5kA/m和0.70提高到398.1kA/m和0.72,最大磁能积(BH)max从83.6kJ/m3提高到87.5kJ/m3,而剩磁没有明显的下降.TMA显示Mn掺杂降低Nd2Fe14B相的居里温度并提高α-Fe相的居里温度.认为永磁性能的提高是由于Mn进入两相的晶格.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 矫顽力 , 交换耦合

鹿儿坝锑金矿矿石选矿方法的探讨

张生禄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7.013

对甘肃省岷县鹿儿坝金矿难选锑金矿石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选择试验,通过对各方案试验结果分析及对比,得出该矿石采用浮选-酸浸-焙烧-氰化工艺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 , 选矿工艺

离子液体提取分离鹿藿中异黄酮化合物

郭燕燕 , 尹卫平 , 刘普 , 胡亚 , 闫孟杰 , 孙向前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415

以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取代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溶剂,对具有抗雄性生育活性和抑菌作用的鹿藿根中的异黄酮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从鹿藿根的70%乙醇粗提物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均是首次从植物鹿藿中分离得到.经过波谱分析鉴定,3种化合物的结构被确定为木豆酮(Cajanone)、鸡豆黄素A(Biochanin A)和1种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被命名为3-[4'-(1"-甲氧基)-丙基氧代]-苯基-5,7-二羟基异黄酮(3-[4'-(1"-methoxy)-propoxy]-phenyl-5,7-dihydroxy-isoflavone).建立了植物鹿藿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木豆酮化合物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70 nm处,测得生药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0.73%;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99.94%,相对标准偏差3.66%,离子液体回收率76.7%.

关键词: 鹿 , 离子液体 , 提取分离 , 异黄酮类化合物 , 含量测定

西秦岭岷县鹿儿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刘云华 , 安静 , 李宗会 , 丁文军 , 罗根根 , 戚新世 , 李真

黄金 doi:10.11792/hj20141105

鹿儿坝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长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等。在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成矿元素组合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金矿体主要受近EW向脆性断裂构造控制,与闪长玢岩脉关系密切;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闪锌矿;石英、黄铁矿、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矿石类型主要有蚀变构造角砾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脉状及浸染状硫化物型、褐铁矿化碎裂岩型;流体测温、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显示本区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结合区域矿床研究结果,认为鹿儿坝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末期,为与闪长岩脉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剥蚀深度较浅,目前所见到金矿体可能大部分为闪长玢岩脉(体)上部破碎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关键词: 鹿儿坝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远景 , 西秦岭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评价陕西某区土壤环境质量

王显炜 , 孟秦宇 , 闫江涛 , 胡奎 , 王晖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17

以水系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但中污染区和重污染区占研究区面积的16.5%,土壤环境质量属于局部污染严重.该研究评价结果为农、、林业的规划提供了基础的地球化学资料.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 污染区 , 水系沉积物 , 指数法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陈亮朝 , 兰伟 , 余波 , 李小文 , 葛炳延 , 王第一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6.018

研究了AZ31变形镁合金的表面磷化和电泳涂装工艺,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鸸丶饔玫谆刹愕慕峁购统煞纸辛朔治?确定了合适的磷化工艺,即pH值为3~4,处理温度为25~40℃,处理时间为3~10min,通过电泳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涂层,研究表明,电泳涂层的结合力达到1级,耐3%盐水360h不起泡,耐中性盐雾试验140h无变化.因此,磷化+电泳的方法用于镁合金的表面防护是可行的.

关键词: 镁合金 , 磷酸盐 , 磷化 , 电泳 , 涂装

氧化物矿物与几个浮选药剂的作用及矿物表面电性质的影响

卢寿慈

金属学报

本文以含钛矿物为主研究某些氧化物矿物的表面电性质,几个捕收剂及调整剂在这些矿物表面的吸附及它们的可浮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氧化物矿物表面双电层的结构及介质pH值的影响.证明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是这些氧化物矿物的定位离子.在研究中观察到,对这些矿物而言,其电动电位的代数值,烷基硫酸盐类型捕收剂的吸附量及矿物的可浮性的增減有一致关系.证实了如下结论:阴离子捕剂在某些非硫化矿物表面的吸附及对这些矿物的捕收能力随其表面正电荷的增加而提高;反之,阳离子捕收剂的吸附及捕收能力则随这些矿物表面负电荷的增加而增加.以黑钨矿和萤石的浮选为例,检验了所得结论.电动电位测定和浮选的结果又一次证明了上述结论.因此,旷物表面电性质的研究看来可以为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一些重要线索.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