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
张良明
,
吴耀光
,
解养国
,
鲍未强
,
万栋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12
针对马钢CSP生产的SPHC钢钙处理现状,应用热力学平衡模型计算了钙处理钢液中的S-Ca、Al-Ca平衡反应,得出CaS容易在相对较高和温度较低时析出,1 873 K时变性处理形成C12A7和C3A的理论钙铝比值应分别满足w([Al])2/w([Ca])3≤2.90×105和9.62×103.参照实际生产数据,经分析提出该钢种钙处理时w([Al])2/w([Ca])3≤5.0×104、w([Ca])/w([Al])为0.09~0.11、w([S])≤0.003%等的合理控制范围.
关键词:
SPHC钢
,
钙处理
,
Al2O3系夹杂
,
变性改质
,
热力学计算
,
钙铝比
马晓平
,
惠卫军
,
刘春明
,
于同仁
,
孙维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降低冷作强化非调质钢冷镦变形的变形抗力,研究了冷作强化非调质钢MFT8在冷变形过程中的鲍辛格效应。结果表明,鲍辛格效应随冷拔减面率γ增加而提高;γ=30%时,鲍辛格效应最大,压缩真应力最小;γ>30%时,压缩真应力重新提高,这是鲍辛格效应与加工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加工硬化抵消了鲍辛格效应。
关键词:
鲍辛格效应;冷变形;冷作强化;非调质钢
马晓平
,
惠卫军
,
刘春明
,
于同仁
,
孙维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降低冷作强化非调质钢冷镦变形的变形抗力,研究了冷作强化非调质钢MFT8在冷变形过程中的鲍辛格效应.结果表明,鲍辛格效应随冷拔减面率γ增加而提高;γ=30%时,鲍辛格效应最大,压缩真应力最小;γ>30%时,压缩真应力重新提高,这是鲍辛格效应与加工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加工硬化抵消了鲍辛格效应.
关键词:
鲍辛格效应
,
冷变形
,
冷作强化
,
非调质钢
马绍华
,
任安峰
,
李贵才
,
黄建文
,
董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1.012
根据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特性,通过模拟实验,建立了以鲍兴格效应系数为函数计算自紧身管壁内任意一点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利用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试样,通过拉伸-压缩实验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鲍兴格效应系数与壁内最大拉伸变形量的关系。在计算自紧身管残余应力时,鲍兴格效应系数不再被视为常量而被视为变量,因此,这就克服了以往鲍兴格效应系数取平均值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修正的Mises屈服准则以及形变理论,按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建立了强化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导出了具有应变硬化,鲍兴格效应系数被视为变量的强化材料液压自紧圆筒的残余应力公式。实验也表明:用鲍兴格系数为变量的理论模型进行炮钢材料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计算更合理,更能反映自紧火炮身管的实际状态。
关键词:
鲍兴格效应
,
自紧身管
,
残余应力
胡慧萍
,
陈启元
,
尹周澜
,
张平民
,
叶露升
,
郭冠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TG分析法研究了未活化与机械活化闪锌矿在氧气氛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400~873 K之间,机械活化闪锌矿的剩余质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未活化闪锌矿则表现为热质量损失.用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分别对机械活化闪锌矿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机械活化闪锌矿球磨一定时间后,其比表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晶格畸变率增大,晶块尺寸降低,且机械活化闪锌矿中的单质硫磺含量极低,可忽略不计.机械活化和未活化闪锌矿在TG曲线上的表现主要与晶格畸变率增大和晶块尺寸降低有关.
关键词:
TG分析法
,
氧化行为
,
闪锌矿
,
机械活化
,
晶格畸变
李猛
,
刘晶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PW91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飞灰中未燃尽炭表面对汞的微观吸附机理.建立了表征未燃尽炭的饱和簇模型,讨论了该簇模型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汞的吸附作用,计算得出吸附能,并做出了相关的实验解释.结果表明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是揭示汞等痕量元素的吸附机理以及筛选合适吸附剂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汞
,
未燃尽炭
,
簇模型
,
吸附
朱子宗
,
张丙怀
,
邱贵宝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滴落带,研究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料层中UPC还原TiO2生成的TiC、TiN等极易粘附在焦炭表面,从而改变了渣、焦的界面性质,这有利于炉渣的滴落.随着料层中UPC量的加大,高钛炉渣滴落量增加,但是对于普通炉渣却得到相反的结论;②滴落渣的粘度均低于攀钢现场渣的粘度,但随着滴落渣中碳含量的加大,炉渣粘度增加、熔化性温度升高.
关键词:
高炉
,
未燃煤粉
,
高钛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