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研
,
崔阳
,
徐海卫
,
王勇围
,
鲍成人
,
周纪名
,
周建
电镀与涂饰
双相钢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热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较为严重,导致镀锌过程中还原炉内部合金元素在带钢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带钢表面漏镀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对DP590高强钢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典型漏镀缺陷——不规则状缺陷和圆状缺陷进行了分析,发现基板表面合金元素氧化富集是造成漏镀缺陷的原因.通过采用较大的轧制速度和冷却速度,以及较低的终轧温度(840℃)和卷曲温度(640℃),有效控制了氧化铁皮的生成,改善了酸洗效果;通过提高退火炉的密封性,增加保护气体压力和还原性气体(氢气)含量,降低了炉内的氧含量及露点温度,解决了双相钢的漏镀问题.
关键词:
双相钢
,
热镀锌
,
漏镀
,
缺陷
,
氧化铁皮
鲍成人
,
李众
,
谭谨峰
,
邸洪双
,
潘恩宝
钢铁
采用光亮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热镀锌双相钢DP780在连续退火中不同冷却速率对其组织和屈服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组织中马氏体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当冷速低于12℃/s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屈服平台;当冷速大于12℃/s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连续屈服.冷速12℃/s为该钢种出现屈服平台的临界冷却速率.
关键词:
冷却速率
,
热镀锌双相钢
,
屈服平台
,
可动位错
鲍成人
,
李众
,
邸洪双
,
潘恩宝
物理测试
在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上对冷轧双相钢进行了退火镀锌工艺的模拟实验,在实验室制备了冷轧热镀锌双相钢DP780,利用光学显微镜、SEM、TEM和EBSD技术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组织为铁素体加马氏体岛的双相组织,并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该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了DP780级别双相钢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冷轧热镀锌双相钢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张亮亮
,
李研
,
于洋
,
高小丽
,
张秋生
,
鲍成人
电镀与涂饰
针对某冷轧厂生产的三价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蚀性差的问题,从微观特征与钝化工艺方面对钝化膜质量进行研究.发现钝化膜质量与膜中Cr化合物的含量正相关,致密性越好则耐蚀性越好,而且钝化膜厚度及其均匀性与带钢运行速率、基板厚度、钝化涂覆辊辊间压力等参数有密切关系.从钝化液浓度、基板粗糙度、涂覆辊辊间压力、钝化辊辊面质量等方面对钝化工艺进行优化,钝化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72 h中性盐雾试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钢
,
热浸镀锌
,
三价铬钝化膜
,
耐蚀性
,
中性盐雾试验
,
微观结构
,
工艺优化
马晓平
,
惠卫军
,
刘春明
,
于同仁
,
孙维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降低冷作强化非调质钢冷镦变形的变形抗力,研究了冷作强化非调质钢MFT8在冷变形过程中的鲍辛格效应。结果表明,鲍辛格效应随冷拔减面率γ增加而提高;γ=30%时,鲍辛格效应最大,压缩真应力最小;γ>30%时,压缩真应力重新提高,这是鲍辛格效应与加工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加工硬化抵消了鲍辛格效应。
关键词:
鲍辛格效应;冷变形;冷作强化;非调质钢
马晓平
,
惠卫军
,
刘春明
,
于同仁
,
孙维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降低冷作强化非调质钢冷镦变形的变形抗力,研究了冷作强化非调质钢MFT8在冷变形过程中的鲍辛格效应.结果表明,鲍辛格效应随冷拔减面率γ增加而提高;γ=30%时,鲍辛格效应最大,压缩真应力最小;γ>30%时,压缩真应力重新提高,这是鲍辛格效应与加工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加工硬化抵消了鲍辛格效应.
关键词:
鲍辛格效应
,
冷变形
,
冷作强化
,
非调质钢
鲍成人
,
康永林
,
李研
电镀与涂饰
针对厚度规格在2.0 mm以上,双面锌重大于180 g/m2的热镀锌钢板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极易出现亮点缺陷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对缺陷表面及截面进行观察,发现缺陷位置的锌层偏薄,呈现明显的凹坑状.运用Fluent软件对气刀吹锌过程的气体流动情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得出厚规格镀锌板生产过程中气刀射程过大是造成该亮点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气刀工艺参数,有效避免了带钢表面亮点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
热镀锌
,
亮点缺陷
,
厚度
,
气刀吹扫
,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