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硼氢化钾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硅

侯曼玲 , 邓飞跃 , , 王丽苹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1.011

基于在弱酸性介质中硼氢化钾对硅钼杂多酸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的特性,建立了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的硅钼蓝光度测定硅的新方法,并研究了相应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盐酸-草酸体系中,硼氢化钾可在室温下迅速将硅钼黄还原为十分稳定的硅钼蓝,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8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2.0×104,方法检出限为1.9μg/L,在25mL溶液中,硅质量在0~2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钢铁样品中硅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平均回收率在95.2%~106.0%之间.

关键词: 硅钼蓝 , 光度法 , 硼氢化钾 , 钢铁 ,

电子工业用锡及锡基合金电镀技术:现状及展望

贺岩峰 , , 王芳

电镀与涂饰

概述了电子工业用锡及锡基合金(如锡–银、锡–铜和锡–铋)电子电镀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了相关电镀工艺、镀层锡晶须生长问题和锡及锡合金电镀在先进封装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电子工业用锡及锡合金电镀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锡合金 , 电镀 , 晶须 , 封装 , 电子工业

镀液组成对电沉积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

王芳 , , 贺岩峰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47

目的 研究镀液组成对电沉积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OPE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BDDAB)等摩尔混合,以该阴阳组合体系作为添加剂,考察锡电沉积中镀液组成对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通过测量镀层的碳含量和电镀过程的电流效率,了解阴阳组合体系添加剂对电沉积的调控性能.结果 镀液中甲基磺酸浓度为0.5 mol/L时,OPES-BDDAB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抑制效率达到最大值(71.5%).抑制效率随锡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0.1 mol/L后,抑制效率增加减缓.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比随阳离子浓度所占比例的减小而增大,抑制能力变差.OPES-BDDAB混合体系在浓度为CMC值(0.15 mmol/L)时得到镀层的碳含量最小(41.2 mg/L),且电流效率最大(96%).结论 镀液组成影响阴阳离子组合体的协同作用效果.碳含量及电流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力,有可能改善镀层的质量及对电镀过程的调控能力.

关键词: 锡电沉积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电解液组成 , 临界胶团浓度CMC , 抑制效率

电子工业中无铅电镀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贺岩峰 , 王芳 ,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46

尽管无铅电镀已经在电子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无铅电镀的实施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概述了无铅电镀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现在流行的几种无铅镀层及性能.无铅镀层目前主要有纯锡和合金体系.合金元素的加入与铅的加入起同样作用,即抑制了锡晶须的发生.尽管有许多元素都能起到这种作用,但目前在电子电镀工业中所采用的无铅合金体系主要是Sn-Ag、Sn-Cu和Sn-Bi.无铅电镀的实施过程正好与电子工业中封装的高密度化发展同时进行,因此许多问题不断出现,最突出的问题是锡晶须问题,此外还有电迁移、焊点空洞、界面反应、回流温度及成本等问题.总结了无铅电镀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展望了无铅电镀未来的发展前景.现在尚没有一种能够完全取代锡铅电镀且几乎在任何场合都能通用的无铅电镀材料,所以现在实施无铅电镀需要事先进行评估和选择,根据工厂自身所用电子器件的不同使用条件、成本及其电镀产品的应用领域,选用不同的无铅电镀类型.未来需要在无铅电镀材料、试验及工艺技术方面持续进行研究.

关键词: 无铅电镀 , 纯锡 , 锡合金 , 电子电镀 , 电子工业

复合材料机翼棒气动弹性优化设计

肖志鹏 , 万志强 , 杨超 , 吕斌

复合材料学报

针对气动弹性结构,利用遗传-敏度混合算法开展棒优化设计.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的棒气动弹性结构优化设计为例验证了棒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比较了棒结构优化设计与传统优化设计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变量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考虑棒性约束优化得到的结构较传统优化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但棒性的满足是以增加结构质量为代价的,棒性要求越高,结构增重越明显.

关键词: 气动弹性 , 棒结构设计 , 混合算法 , 复合材料 , 配平 , 颤振

贵州下寒武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张杰 , 孙传敏 , 杨国峰 , 谢飞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2.017

研究了贵州开阳、织金等地碳质页岩系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样品中K2O含量大于Na2O,与我国南方类型岩石K2O>Na2O特征相一致.黑色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贵州开阳、织金等地区下寒武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227.47×10-6~623.18×10-6,黑色页岩系稀土均值为532.69×10-6,其稀土总量偏高.黑色页岩系Y含量范围在122.02×10-6~188.40×10-6,均值为155.26×10-6,反映了富集钇的基本特征.黑色页岩中Dy元素发生一定程度富集.LREE/HREE比值为1.35~1.67,表明黑色页岩系稀土含量组成属于轻重稀土相对集中型.与织金磷块岩稀土组成类似,反映了稀土元素形成具有一定渊源性.稀土组成模式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表明是较典型的海相沉积物稀土配分模式.综合分析得出本区黑色页岩系属正常海相沉积成因.

关键词: 黑色页岩 , 稀土元素 , 稀土配分模式 , 开阳-织金

兰多糖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黄政宇 , 李姗姗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8.025

主要研究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普兰多糖(Pullulan)对新拌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掺量的普兰多糖对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度和Zeta电位的影响,以及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普兰多糖增大了水泥浆体标准稠度用水量,延长了水泥的凝结时间;随着普兰多糖掺量的增加,新拌水泥浆体的初始流动度降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流动度不降反升;普兰多糖的掺入降低了水泥浆体的Zeta电位,0~13 min内,Zeta电位值极度不稳定,然后趋于平稳状态;普兰多糖与减水剂(PC)复掺后,随着普兰多糖掺量的增加,水泥浆Zeta电位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过程;普兰多糖对硬化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无明显不利影响.

关键词: 兰多糖 , 水泥浆体 , 凝结时间 , 流动度 , Zeta电位

流体的格尼森数及其对状态方程的检验

于琦 , 黄永华

低温物理学报

尼森数是一个无量纲的热力学参数,通常被用来描述固体的热力学性质.由于其对流体的临界点不敏感,它对于检验非理想流体的热力学性质也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计算多种流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格尼森数,发现其数值在宽广区域里变化稳定,进而论述了格尼森数与其他热力学参数的关系.以PR方程和BWR方程为例,阐述了格尼森数对于检验状态方程完善性的标尺性作用.

关键词: 非理想流体 , 尼森数 , 状态方程 , 热力学参数

脱氧胆酸改性普兰多糖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

史艳萍 , 李学敏 , 陈宝泉 , 黄玉平 , 张其清

功能材料

通过酯化反应将脱氧胆酸偶联于普兰多糖骨架形成具有两亲性的普兰多糖衍生物(D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D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粒子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衍生物DP结构通过FT-IR和1 H NMR表征,DPNs经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和zeta电位仪表征检测。获得不同取代度脱氧胆酸改性普兰多糖衍生物,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呈球形,表面光滑规整,平均粒径100~300nm,zeta电位在-20mV左右。脱氧胆酸改性普兰多糖衍生物通过纳米沉淀法能制备出纳米粒子,颗粒性质受制备条件影响。

关键词: 脱氧胆酸 , 兰多糖 , 纳米粒子 , 纳米沉淀法 , 自组装

效应对非马尔科夫环境下量子纠缠的影响

蒋林志 , 杨杰 , 叶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6.06.009

研究了盎效应对非马尔科夫环境下2个独立狄拉克粒子量子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纠缠突然死亡和复活.当探测器处在非惯性系,盎效应会对纠缠的复活现象产生很大影响.当探测器处在非惯性系中的加速度不大于一个“临界点”,纠缠死亡和复活仍会出现,而当加速度大于这个“临界点”,纠缠死亡和复活现象不再发生.对此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盎效应将会影响非马尔科夫环境的记忆效应,也会影响此时环境中量子纠缠的出现及其增长率.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量子纠缠 , 非马尔科夫环境 , 效应 , 非惯性系 , 记忆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