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生
,
王成国
,
刘玉先
,
庞国华
,
高致远
钢铁
研究了稀土对38CrMoAl钢离子渗氮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稀土离子渗氮后,化合物层中γ相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在距表面0.08 mm扩散层处存在许多小位错环、位错和胞状亚结构;加稀土离子渗氮的表面硬度和普通离子渗氮相近,而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在渗层厚度增加的情况下,渗层脆性并不增加.
关键词:
稀土
,
离子渗氮
,
微观结构
,
耐磨性
,
耐热疲劳性
,
渗层脆性
成维
,
黄美松
,
苏正夫
,
王志坚
,
贾帅广
,
杨露辉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50309
LaB6是一种优异的热电子阴极材料,高纯度高致密度多晶体是制备单晶体的关键原材料,而大尺寸单晶体是目前研究热点.采用B4C还原法制备LaB6粉末,并经化学提纯处理,得到99.7%的高纯LaB6粉末;采用分步加压工艺真空热压制备高致密度LaB6多晶体.φ50 mm多晶体相对致密度达到90%以上,φ30 mm多晶体相对致密度达到95%以上,比传统热压工艺产品致密度高,能源节约10%以上.
关键词:
LaB6
,
B4C还原
,
真空热压
,
高纯
,
高致密度
,
稀土
李捷
,
罗国强
,
沈强
,
张东明
,
张联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无压烧结制备含CuO的SnO2高致密陶瓷材料.研究表明,CuO的掺杂对SnO2烧结致密度有很大的提高,烧结致密度与CuO添加量以及液相烧结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掺杂0.5%(摩尔分数)CuO的SnO2基陶瓷样品密度为6.88g·cm-3,相对密度达到98.97%,最佳的烧结温度为1250℃.其烧结机理为高温下生成共晶CuO-Cu2O液相大大促进了陶瓷体的烧结性能.
关键词:
二氧化锡
,
氧化铜
,
液相烧结
李双
,
谢志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385
针对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对高强韧性、高可靠性陶瓷部件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性能陶瓷制备的振荡压力烧结(Oscillatory Pressure Sintering, OPS)新方法,并采用此种方法制备了高致密度、细晶粒、高强度和高可靠性的氧化锆陶瓷。作为对比,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采用无压烧结(Pressureless Sintering, PS)和热压烧结(Hot Pressing, HP)制备了氧化锆陶瓷。SEM 研究表明振荡压力抑制了高温下氧化锆晶粒的快速生长,统计表明OPS氧化锆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51 nm,而PS氧化锆、HP氧化锆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51 nm和298 nm。另外,振荡压力引发的晶粒塑性形变和晶界滑移促进了晶界处闭气孔的排出,使 OPS 氧化锆的体积密度提高到99.7%。氧化锆致密度的提高及晶粒细化使其断裂强度从1003 MPa提高到1572 MPa, Weibull模数从13提高到32。另外,低温老化实验表明OPS氧化锆的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振荡压力
,
晶粒细化
,
强度韧性
,
致密度
万成
,
李继文
,
王展
,
马窦琴
,
魏世忠
,
张国赏
,
徐流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3.008
由水热?共还原法制备出的原位共生W-25Cu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真空热压联合包套挤压工艺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导电率为42.7%IACS,硬度为246HB的高致密细晶W-25Cu电触头材料.材料显微组织中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1~3μm).在JF04C型电接触试验机上进行电接触实验,研究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细化晶粒可以减小并稳定接触电阻;燃弧时间和燃弧能量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分断过程燃弧能量和燃弧时间均小于闭合过程燃弧时间和能量.W-25Cu电触头材料经电侵蚀后,材料表面主要由Cu、W和WO3三相组成.电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转移以熔桥转移、电弧转移和喷溅蒸发等形式为主;随着电压的增大,发生材料转移方向的转变,即由阴极转移变为阳极转移.
关键词:
高致密
,
细晶
,
接触电阻
,
电弧侵蚀
,
材料转移
陆雷
,
钟伟攀
,
杨晖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258
以氨水为络合剂, NaOH为沉淀剂, 通过共沉淀制备了高致密、粒度均匀的球形前驱体Ni0.8Co0.1Mn0.1(OH)2. 通过焙烧该前驱体和LiOH·H2O的混合物制备出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 采用XRD、SEM、TEM、TGA/DSC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球形前驱体是由纳米级一次颗粒团聚形成, 而不是晶粒的长大, 且反应时间对前驱体的形貌、粒径分布及振实密度有显著影响. 750℃焙烧16 h后的正极材料, 保持了完好的球形形貌, 具有最佳的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振实密度最大(2.98 g/cm3), 首次放电容量为202.4 mAh/g, 倍率性能佳, 在3C的放电电流下容量为174.1 mAh/g, 且循环性能优良, 在40次循环以后, 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2.3%.
关键词:
球形颗粒
,
coprecipitation
,
LiNi0.8Co0.1Mn0.1O2
,
Li-ion batteries
陆雷
,
钟伟攀
,
杨晖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258
以氨水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通过共沉淀制备了高致密、粒度均匀的球形前驱体Ni0.8Co0.1Mn0.1(OH)2.通过焙烧该前驱体和LiOH·H2O的混合物制备出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采用XRD、SEM、TEM、TGA/DSC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球形前驱体是由纳米级一次颗粒团聚形成,而不是晶粒的长大,且反应时间对前驱体的形貌、粒径分布及振实密度有显著影响.750℃焙烧16 h后的正极材料,保持了完好的球形形貌,具有最佳的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振实密度最大(2.98 g/cm3),首次放电容量为202.4 mAh/g,倍率性能佳,在3C的放电电流下容量为174.1 mAh/g,且循环性能优良,在40次循环以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2.3%.
关键词:
球形颗粒
,
共沉淀
,
LiNi0.8Co0.1Mn0.1O2
,
锂离子电池
肖志瑜
,
陈平
,
李元元
材料导报
针对粉末冶金行业近年来出现的提高制品致密化的新途径,重点综述了温压技术、模壁润滑技术、动态磁力压制技术、爆炸压制技术、高速压制技术、等离子放电烧结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粉末冶金
,
致密化
,
新途径
刘彬彬
,
谢建新
,
鲁岩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多坯料挤压法结合粒度配比、热压固相烧结法制备了3层W-Cu梯度功能材料,并对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坯料挤压法制备的3层坯体,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各层形状规整、厚度均匀;热压固相烧结后可得到近全致密的W-Cu梯度材料,层与层之间的界面位置清晰,组织结构致密,成分分布保持为最初的梯度设计结果,各层中Cu相形成了理想的网络结构,W颗粒镶嵌在网状结构中;封接层、中间层、散热层的相对密度分别达到98.3%、99.3%和99.9%,硬度分别为91.3、93.6和74.0 HRB.在室温~100 ℃范围内,封接层的热膨胀系数为6.97×10-6/℃,可实现与BeO基板材料良好的热匹配.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
钨铜合金
,
多坯料挤压
,
相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