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45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酒石酸-硝酸盐低热固相反应制备Ni_(0.18)Cu_(0.2)Zn_(0.62)O(Fe_2O_3)_(0.98)铁氧体

杨项军 , 韦群燕 , 管洪涛 , 王世雄 ,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2.015

以酒石酸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Ni_(0.18)Cu_(0.2)Zn_(0.62)O(Fe_2O_3)_(0.98)尖晶石型铁氧体,并应用FT-IR,DSC-TG,XRD,TEM以及SEM等技术对低热固相反应过程和样品进行了研究和表征.FT-IR研究表明,酒石酸和金属硝酸盐在研磨30 min后发生了低热固相反应,生成金属酒石酸盐前驱体.FT-IR和XRD分析表明,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得到单一尖晶石相的NiCuZn铁氧体粉.依据谢乐公式计算和TEM表征,证明干凝胶在350℃分解1h后的粒径约为20~30 nm,将此粉体在750℃下焙烧2 h后,粒径增大到100~150 nm.铁氧体于900℃烧结为陶瓷体后,晶粒约为2~4 μm,烧结致密.随着烧结温度由850℃提高到900℃,NiCuZn铁氧体的矫顽力H_c有所下降,但饱和磁化强度M_s有所升高.磁谱测量表明,900℃烧结样品的磁导率为170,截止频率为32 MHz,样品的磁性主要来源于畴壁位移的贡献.

关键词: 低热固相反应 , 酒石酸 , NiCuZn铁氧体

Fe3O4/木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磁性

, 吴国元 , 张艮 , 管洪涛 , 杨项军 , 兰尧中

功能材料

以FeCl3和FeCl2混合液为浸渍溶液,以普通云南杉木为基体,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原位化学合成法制备出Fe3O4/木材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材料的磁性能.结果表明,木材中生成Fe3O4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4nm,但有一定团聚,木材空隙中的部分铁氧体增大到0.5~2.5μm;合成的Fe3O4与木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磁性能;浸渍溶液浓度对材料的磁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当浸渍溶液中Fe离子总浓度为1.2mol/L时材料磁性最强,浸渍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材料磁性能的降低;木材的纤维结构对材料磁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当外加磁场方向平行于材料纤维方向时,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要大于磁场方向垂直纤维方向时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

关键词: 复合木材 , 磁性材料 , 原位化学制备 , 磁性能 , 各向异性

Al-Li合金的研究进展

, 吴国元

材料导报

Al-Li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好、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轻质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飞行器和舰船理想的结构材料.简要回顾了Al-Li合金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铝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微合金化、焊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对Al-Li合金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组合优化现有制备工艺,提出新的制备技术;进一步探寻更有效的合金化途径,增加基体相与δ'相界面的错配度,引入新的时效强化相;不断改进焊接工艺,使合金的接头强度系数提高.

关键词: Al-Li合金 , 制备 , 微合金化 , 焊接

B与S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杨荣 , 靳映霞 , , 柳清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0.026

以钛酸四丁酯、硫脲和硼酸为原料,采用溶胶-水热法制备了 B-S-TiO2光催化剂.通过 TG-DTA、XRD、FT-IR、UV-Vis、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共掺杂B-S-TiO2光催化剂晶体特性的影响.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系列样品在可见光激发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和S的共掺可以抑制样品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限制晶粒的生长,拓宽 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至可见光区,减小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当n(B)∶n(TiO2)=1∶25,n(S)∶n(TiO2)=1∶50,热处理温度为450℃时,B-S-TiO2样品在发光范围为可见光的普通日光灯下5 h 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2.52%,显著高于同等实验条件下P25的降解率(60.74%).

关键词: TiO2 , 共掺杂 , 可见光 , 光催化

稀土Sm掺杂对纳米TiO2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彭富昌 , 崔晏 , , 柳清菊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稀土Sm掺杂TiO2纳米粉体( Sm-TiO2),通过XRD、XPS、FT-IR、UV-Vis-DRS、PL和Nano-sizer纳米粒度仪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 M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探讨稀土Sm掺杂对纳米TiO2的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掺入TiO2后在表面存在Sm3+和Sm2+两种价态, Sm掺杂抑制了TiO2从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阻碍纳米晶粒生长,增加了纳米粉体表面羟基含量;适量的Sm掺杂能使TiO2吸收光谱的阈值波长红移,有效降低光生e-/h+的复合率,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热处理温度500℃时,掺杂1.0wt%Sm的纳米TiO2样品在普通日光灯下对MB在6 h内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97%,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Degussa公司产品P25的降解率56%。

关键词: 纳米TiO2 , Sm掺杂 , 光催化活性

Sm-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彭富昌 , , 柳清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2.02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钐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Sm-TiO2),通过XRD、XPS、UV-Vis-DRS、PL、Nano-sizer纳米粒度分析仪等对Sm-TiO2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掺杂浓度样品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Sm的替代掺杂引起的晶格畸变促进了金红石相的形成,但晶界及表面的Sm物种抑制了TiO2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细化了晶粒.适量的Sm掺杂使TiO2的吸收光谱阈值红移,有效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提高了TiO2光催化活性.当pH值=2、掺杂量n(Sm)∶n(Ti)=0.006、热处理温度为500 ℃时,Sm-TiO2样品在普通日光灯下光催化降解MB的活性最高,其一级表观速率常数较相同条件下纯TiO2提高了约4倍.

关键词: Sm掺杂 , 纳米TiO2 , 光催化

粘土含砷含碳卡型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研究

丘晓斌 , 温建康 , 武彪 , 邹来昌 , 刘美林 , 尚鹤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5.017

针对低品位粘土含砷含碳卡型金精矿矿石性质特殊,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10.01%,且常规生物预氧化方法无法有效脱除金精矿中的硫、砷等有害杂质,开展了分步生物预氧化试验研究.通过充气搅拌浸出条件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接种量和矿浆浓度对预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均对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当工艺参数为:浸矿温度45℃,磨矿细度-37 μm占90%,矿浆浓度10%,接种量10%,搅拌速度120 r~min-1,浸矿体系2L,采用分步预氧化方法,共氧化9d,金精矿中硫、砷脱除率分别可达82.96%和92.01%,后续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9.91%.预氧化渣XRD图谱,SEM分析以及氰化试验表明,金精矿中有机碳物质具有严重劫金作用,同时预氧化5~9d期间黄铁矿表面形成的大量黄钾铁矾膜对后续金的氰化浸出也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型金精矿 , 生物预氧化 , 劫金碳 , 黄钾铁矾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内蒙古虎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丁清峰 , 孙丰月 , 梁海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0.002

通过对虎拉金矿详尽地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其矿床地质特征,首次提出了虎拉矿区存在3期角砾岩,其构成的角砾岩筒是矿区(HY-4异常)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随后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等提出了虎拉金矿新的矿床成因模式,即经历了早期似斑岩型和晚期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两期金矿成矿作用.最后简要地判断了虎拉矿区的剥蚀程度,并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虎拉金矿床 , 内蒙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4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