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钦
,
董良
,
程兰征
,
高洪吾
,
郭可訒
金属学报
<正> 通过透气砖向金属液中鼓入惰性气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炼工艺,具有搅拌熔池、提高反应速率以及去气去夹杂等作用,其应用日趋广泛。根据冶金动力学理论,精炼效率与气体在金属液中的行为密切相关。为此,有必要研究这类工艺的基础——恒流率条件下非润湿喷孔上气泡的形成及诸因素对气泡尺寸的影响.实验工作
关键词:
刘顺华
,
宋世崑
,
高洪吾
,
李长茂
,
窦宝峰
,
高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0.09.022
对钢丝热浸镀铝工艺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镀前处理及浸镀参数的选择,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钢丝热浸镀铝操作方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热浸镀铝
,
助镀剂
,
电阻率
高洪吾
,
刘士魁
,
赵彦波
,
刘顺华
,
李长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直接集气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TiH2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处理前后的释氢行为.结果表明:经高于450℃空气中加热处理后TiH2于Ar气氛中释氢,TiH1.97和TiH1.92向TiH1.5转变的相变开始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表明氧化产物对TiH2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氧化温度对TiH2缓释效果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保温时间的影响.TiH2在氧化过程中随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呈灰色→金绿色→金黄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趋势;颜色的变化不仅表明了氧化产物厚度和相的变化,而且还表明氧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TiH2
,
发泡剂
,
泡沫铝
,
氧化处理
王桂芹
,
刘顺华
,
高洪吾
,
周文龙
,
李长茂
,
高钦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6.008
研究了硼对工业纯Al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l-3.35%B中间合金,处理含过渡元素(Ti,V,Cr,Mn)为0.01-0.023%(质量分数,下同)的工业纯Al,电阻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过渡元素含量愈多,效果愈明显.加入硼后,反应生成块状Ti,V,Fe的硼化物和团絮状Ti,V,Fe,Zr的硼化物.加硼后使Ti,V,Zr脱离固溶状态,形成硼化物析出,是增加Al导电性的主要原因.对生成的硼化物进行分析,未发现化合物中有Cr,Mn元素存在.
关键词:
硼
,
工业纯Al
,
导电性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3.001
从方法论,特别是从材料学方法论角度,学习并简论了逻辑、治学、创新、成才、处事、兴国、数学,共七路,期望有助于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材料学方法论
,
逻辑路
,
治学路
,
创新路
,
成才路
,
处事路
,
兴国路
,
数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