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9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应用齐夫定律预测高松山金矿床资源量

尹西军 , 庞文龙 , 刘浩 , 张剑盈 , 黄芳根

黄金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经过20多年的找矿工作,资源量已具有大型规模,但由于目前认识上有分歧,对矿区前景有不同的看法.齐夫定律在地质矿产资源预测上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利用齐夫定律对高松山金矿床资源量进行预测,得出高松山金矿床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其预测远景资源量为88 t.

关键词: 夫定律 , 预测量 , 资源量 , 高松山金矿床

45 nm分辨率增强技术优化

高松 , 李艳秋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2.018

针对45nm节点的需求,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该节点不同周期图形的成像规律,并采用了不同的分辨率增强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分析出最适合45nm不同周期图形的光刻方案.采用了传统的离轴照明技术及新照明方式进行对比,并结合交替式相移掩模、衰减式相移掩模及传统二元掩模进行分析,探讨了45nm节点不同周期图形的可实现性.通过优化光源参数,采用Y偏振,对比不同分辨率增强技术的组合,得出结论,采用双弧带照明,对于Y向Line/Speae图形,其焦深,对比度等参数均可满足45 nm节点需要.最后通过双底层抗反射层(DBARC)优化,减小了底层反射率,有效地降低了摇摆效应,提高了z向图形保真度.

关键词: 分辨率增强技术 , 离轴照明 , 相移掩模 , 偏振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陈桂虎 , 王艳忠 , 庞文龙 , 佟智强 , 薛继广 , 赵洪海 , 尹西君

黄金

高松山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发现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已探获资源量22 t,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已被列为国家首批整装勘查区.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且为今后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有意的参考,在分析高松山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研究其成矿特点,发现矿脉产出受菱形构造控制,呈等距分布,在垂向上具有向西侧伏,分段富集特征;结合成矿规律和物化探异常特征,指出矿区存在多条平行矿脉,NWW 向矿体深部成矿潜力大;提出沙阿其河断裂是导矿构造,可能也是容矿构造,在下一步的勘查工作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 成矿规律 , 地质特征 , 找矿前景 , 整装勘查 , 高松山金矿床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尹西君 , 连永牢 , 潘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10.005

通过对高松山金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高松山金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层是甘河期火山岩,以亚碱性系列之钙碱性高钾火山岩为特征.火山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火山岩属轻稀土富集型,铕无明显异常,稀土配分曲线为平缓的右倾.岩石微量元素曲线形态基本相似,表明岩浆具有同源特点.火山岩成因类型为壳-壳幔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岩浆演化以分异作用为主,并受一定陆壳混染.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 稀土元素 , 微量元素 , 矿床成因 , 黑龙江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连永牢 , 赵洪海 , 薛继广 , 白东照 , 杨帅 , 邵长来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605

通过对高松山金矿区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充水因素等进行研究,确定了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不同围岩岩性的稳固性评价及矿区的地质地貌情况,对矿区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基本阐明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的建设和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开采技术条件 , 水文地质 , 工程地质 , 环境地质 , 高松山金矿床 , 黑龙江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毫米/厘米兼容吸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厘米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涂层 , 毫米 , 厘米

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海泉 , 陈秀琴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传统吸材料以及新型吸材料,如铁氧体吸材料、碳纤维结构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手性吸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材料 , 隐身技术 , 吸收剂 , 纳米材料

SiC(N)/LAS吸材料吸性能研究

罗发 , 周万城 , 焦桓 , 赵东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3.011

研究了由SiC(N)纳米吸收剂制备的SiC(N)/LAS吸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影响介电性能的吸收剂的含量、吸材料烧结温度和碳界面层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80℃以下烧结温度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在1080℃以上烧结温度对烧结致密度的影响较小,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吸材料制备过程中纳米级的SiC(N)促进了碳界面层形成,导致了在较高温度烧结时吸材料介电常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形成的碳界面层复介电常数的虚部较高,使吸材料对电磁的损耗进一步升高,从而使吸材料的吸性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 纳米SiC(N) , LAS玻璃陶瓷 , 介电常数 , 界面层 , 材料

新型吸材料研究动态

赵九蓬 , 李垚 , 吴佩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2.027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新型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吸材料的吸原理和新型吸材料,包括吸涂层材料如铁氧体、纳米吸材料、手性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等离子体吸材料及结构型吸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关键词: 材料 , 涂层 , 结构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