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旭佳
,
高晓丁
,
李阳
机械工程材料
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吡咯单体为反应物,通过原位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MWCNTs/聚吡咯(PPy)导电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及四探针电导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基化MWCNTs高的长径比和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复合材料比纯PPy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能有显著提高;随着MWCNTs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热稳定型均明显提高;当MWCNTs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11.1 S·cm-1.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聚吡咯
,
导电复合材料
,
电导率
,
热稳定性能
陈丹云
,
张士真
,
何建英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4.020
采用硫酸高铈为催化剂合成了丙酸异丁酯.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丙酸0.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催化剂0.8g,环己烷5mL,反应40min,收率可达96.4%.
关键词:
硫酸高铈
,
丙酸异丁酯
,
催化
,
合成
刘桂华
,
李永绣
,
李样生
,
邓瑞红
,
焦晓燕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5.019
本文采用硫酸高铈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柠檬酸用量为0.05mol,正丁醇50mL,硫酸高铈0.6g,反应时间为2h.
关键词:
硫酸高铈
,
酯化催化
,
柠檬酸三丁酯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李娴
,
郑嘉旻
,
杨新丽
,
戴维林
,
范康年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34-8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商业SnO2负载的纳米Au催化剂,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了溶液酸碱性、沉淀剂种类、Au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u的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Au颗粒状态有较大影响.其中,于573 K焙烧的3%Au/SnO2催化剂在1,4-丁二醇氧化制备γ-丁内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最好,TOF值是Au/TiO2催化剂的15倍.这主要是由于SnO2载体独特的性质对所负载的Au颗粒的影响.
关键词:
金催化
,
二氧化锡
,
沉积沉淀法
,
1,4-丁二醇
,
氧化内酯化
,
焙烧温度
,
金负载量
刘勇
,
张新星
,
田东
,
卢灿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液相高剪切混合、共沉预处理技术改善纤维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及其界面结合,制备了废丁苯胶乳/废聚酯纤维高强高模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纤维的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23.2 MPa,而未填充纤维的硫化胶强度仅为9.3MPa;同时,室温下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了约19倍。
关键词:
废丁苯胶乳
,
废聚酯纤维
,
复合材料
,
高强高模
杨冰
,
季君晖
,
许颖
,
张长安
,
张以河
,
张自强
,
李玉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生物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材,以50%表面改性的CaCO3为填充物制备出具有较好吹膜性能的可降解高填充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aCO3添加量的增加,CaCO3/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偶联剂KH560以及增溶剂ADR的使用则可以明显提高CaCO3/BAT(50%)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且在偶联剂使用量为2.0%,增容剂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达到最佳,CaCO3/PBAT (50%)薄膜制品的横向拉伸强度可达20.10 MPa,纵向拉伸强度可达21.73 MPa,横向断裂伸长率为648%,纵向断裂伸长率为528%,熔融指数为1.58 g/10min.通过SEM对薄膜表面进行观察,发现CaCO3分布均匀,完全被PBAT浸润包覆.复合材料满足市场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大幅度降低了PBAT的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填充复合材料
,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
碳酸钙
,
表面改性
,
可生物降解
周慧
,
蔡永红
,
陈丹云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2.022
采用氯化镧为催化剂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不需加带水剂等优势.适宜条件下收率达91.2%.
关键词:
乳酸丁酯
,
氯化镧
,
催化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