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某海上油田海水管线系统弯头腐蚀穿孔的原因

孙吉星 , 金曦 , 李敏 , 高大义 , 兰旭 , 张丽康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10005

某海上油田海水管线系统发生泄漏,经调查确认为某铜镍合金弯头腐蚀穿孔所致.针对弯头腐蚀失效分析开展了宏观分析、理化性能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结果表明:弯头铸造加工缺陷引发的流动诱导腐蚀是导致弯头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焊缝钝化效果不良,是导致弯头腐蚀穿孔次要原因.建议以后对新购进铜镍合金铸造构件加强质检,确保质量合格;确保焊接质量前提下,焊缝充分钝化,确保形成保护性氧化膜.

关键词: 海水管线 , 铜镍合金 , 弯头 , 腐蚀穿孔

高温高压超深井油管选材

高大义 , 薛蓥 , 兰旭 , 孙吉星 , 杨麟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12011

东海某油田超深井井下腐蚀环境恶劣,其温度、压力已经超出了中海油现有的选材图版应用范围,无法根据选材图版直接选材.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模拟该油田储层的腐蚀环境,研究了L80-13Cr、P110-13Cr钢在该条件下的耐蚀性.结果表明:L80-13Cr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P110-13Cr钢能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高温高压 , 13Cr油管 , 腐蚀模拟 , 寿命评估

一种提高大面积碳纳米管场发射能力方法

倪小静 , 夏姣贞 , 顾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5.019

碳纳米管(CNT)具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研究表明,垂直于基板的碳纳米管具有较其他取向更大的场发射能力,本文介绍一种在大面积基板上使碳纳米管取向垂直的方法,通过有关参数的实验测试,研究了解场发射能力提高程度,并估算场增强因子.本方法对制备大屏幕场发射显示器(FED)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场发射显示 , 垂直取向

高大方坯连铸机流道质量的技术措施与实践

刘伟忠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4.012

介绍了攀钢6机6流大方坯连铸机快速达产达效后,针对铸坯出现角裂和凸包的表面质量问题,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之后,铸机流道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铸坯角裂和凸包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流道质量 , 结晶器锥度 , 足辊开口度 , 对中对弧精度

高大规格冷作模具钢D2探伤合格率的锻造工艺研究

张杉 , 王文革 , 高玉来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8.01.007

对宝钢集团特殊钢分公司大量生产的大规格D2模具钢出现探伤报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锻造比不足,共晶碳化物未能有效地破碎所致.据此研究了提高该钢种探伤合格率的锻造工艺,创新地提出了大锭型镦粗加径锻联合锻造的新工艺,使特殊钢分公司目前生产的大规格D2钢探伤合格率提高了近50%.

关键词: D2钢 , 大规格锻棒 , 超声波探伤 , 共晶碳化物 , 快锻镦粗工艺 , 径锻成材

客车腐蚀防护问题及工艺措施

王家亮 , 徐世海 , 陈良国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03.012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档次的客车防腐蚀处理方式,重点介绍了提高大中型客车防腐蚀性能中的一些工艺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客车 , 防腐蚀工艺

新型半无机硅钢片漆的研制

王丽洁 , 侯力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3.06.005

为提高大电机的运行可靠性,研制了一种新型半无机硅钢片漆,试验结果表明,该漆不仅符合通用硅钢片漆的基本要求,而且经Franklin烧损试验,在150±5℃/5.2MPa/0.5V(DC)条件下测得的泄漏电流平均值不大于0.2A,使铁芯在过热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

关键词: 烧损试验 , 硅钢片漆 , 泄漏电流 , 无机填料

太钢4350m3高炉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

唐顺兵 , 何小平

钢铁

太钢4 350 m<'3>高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型高炉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在高富氧率大喷煤量操作下实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稳定的操作炉型,使煤比得到逐步提高,2007年5月后煤比一直在180kg/t以上运行,2008年有8个月煤比在200kg/t以上.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煤比 , 富氧率 , 煤气流分布 , 操作炉型

基于新型双层组合压边圈的变压边力控制

周士侃 , 娄臻亮 , 龚红英 , 张质良 , 舒世湘 , 朱伟 , 刘晖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3.0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组合压边圈.在无需对常规薄板拉深液压机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只需要改变压边圈的结构,即能实现连续、灵活方便地控制实际压边力的分布状态和大小,从而提高大型复杂零件的薄板拉深成形质量.

关键词: 变压边力 , 双层压边圈 , 板料拉深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