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兵
,
闫魁红
中国冶金
从太钢5号高炉2009年后年均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达2.52 t/(m3·d)、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69.2 t/(m2·d)的生产实践出发,认为大型高炉提高利用系数的措施有:精料,高富氧率,加强设备和操作管理,实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操作炉型的稳定,控制适当的炉腹煤气量指数下的低燃料比生产.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利用系数
,
操作炉型
,
燃料比
储滨
,
肖阳
,
龚涛
钢铁
对750 m3高炉在高利用系数条件下的高煤比冶炼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入炉矿石品位,减少渣量,控制入炉粉末,提高焦炭质量,达到精料入炉,以及维持一定的鼓风动能,合理搭配上下部操作制度,控制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煤气流等措施,高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利用系数达到3.04 t/(m3·d),焦比达到288 kg/t,煤比达到203 kg/t.
关键词:
高炉
,
利用系数
,
煤比
田梅
,
许稚欣
,
王凤巧
,
高利
,
姚丹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1,2,4-丁三醇(C)为手性中心,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羧酸(B1)、6-(4-(4-乙氧基苯甲酸基)苯)已二酸单酯(B2)为侧臂,采用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成酯法,合成了均臂星形与杂臂星形液晶FJ0~ FJ3.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变温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星形液晶的分子结构及其有序排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手性中心使均臂星形液晶(F J0和FJ3)产生螺旋状的有序排列,而杂臂星形液晶(F J1和FJ2)并未受手性中心的影响形成螺旋结构,而是形成了一维有序的向列相结构.
关键词:
星形或杂臂星形液晶
,
手性中心
,
有序排列
,
1,2,4-丁三醇
唐顺兵
钢铁
太钢4 350 m3高炉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管理,采取高富氧率大炉腹煤气量操作下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燃料比和加强炉前作业等生产操作规程,使高炉利用系数逐步提高.2008-12后实现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40t/(m3·d)以上.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66.0t/(m2·d)以上.
关键词:
富氧率
,
炉腹煤气量
,
利用系数
,
煤气流分布
唐顺兵
钢铁
摘 要 太钢4350m3高炉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管理,采取高富氧率大炉腹煤气量操作下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燃料比和加强炉前作业等生产操作管理,使得高炉利用系数得到逐步提高。2008年12月后实现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40 t/(m3.d)以上,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66.0 t/(m2.d)以上。
关键词:
富氧率;炉腹煤气量;利用系数;煤气流分布
殷欢
钢铁
马钢2 500 m3高炉通过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改善原燃料条件,加强基础管理,2001年在维持130 kg/t煤比条件下,实现年平均利用系数2.313 t/(m3*d).2002年在继续保持稳产高产的同时,通过技术攻关,大力提高煤比,创造了月平均利用系数2.574 t/(m3*d),煤比152 kg/t的历史新高,达到了国内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煤比
,
利用系数
,
操作
周渝生
,
项钟庸
钢铁
讨论了影响高炉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因素,从技术上总结分析了宝钢实现高喷煤比、高利用系数、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和经验.强调了提高生产率要在高风温、优质原燃料条件下,在接近最大炉腹煤气量指数条件下操作高炉,而不是单纯依靠加大风量提高冶炼强度增产.提出了合理喷煤比的技术分析方法.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比
,
生产率
李士琦
,
刘润藻
,
刘怀玉
,
兰德年
,
郭征
,
侯振铎
,
蒋亨胜
钢铁
根据全国各电炉钢厂提供的30 t以上电炉的炼钢生产技术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照国际电炉炼钢的状况提出了抓"三高"--高生产率、高生产速率、高利用系数,促"两低"--低消耗、低生产成本的发展电炉炼钢生产技术的观点.
关键词:
电炉炼钢
,
生产率
,
利用系数
周科平
,
王嫱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2.05.011
根据铜坑矿缓倾斜厚矿体赋存特点和工程条件,结合国内外类似矿体的采矿方法,初选三种机械化采矿方案,针对影响采矿方法的各项定性、定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方案优选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评价各项影响因素指标的重要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选择最优采矿方案.模糊层次法避免单一方法和判据所造成的局限性,选择的最优采矿方法实现了安全、经济、高效和资源高利用率的采矿目的,可以为今后类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
关键词:
缓倾斜厚矿体
,
充填采矿
,
模糊层次法
,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