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新
,
于维成
,
姚戈
,
杨振国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毛球
,
惠卫军
,
董翰
,
翁宇庆
钢铁
42CrMo经860 ℃循环淬火3次,550 ℃回火处理以后,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可细化到7 μm左右,因而所形成的马氏体板条长度大大缩短.这种短小的回火板条马氏体相对具有较低的疲劳缺口敏感性并可使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同时提高.其中疲劳强度提高24 %,对于相同的强度级别来说,伸长率可提高25 %.晶粒细化以后,42CrMo的疲劳裂纹常常起源于表面擦伤处,而未经细化的疲劳裂纹则常起源于亚表面的夹杂处.
关键词:
循环淬火
,
疲劳强度
,
缺口敏感性系数
,
奥氏体晶粒
陈东
,
陈廉
,
王元明
,
刘实
,
陈德敏
,
马常祥
,
王隆保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方法(DVM),研究了Ca,Pd,Sn,La等原子替代镁氢化物MgH2原子团簇中心Mg原子对镁氢化物电子结构及其成键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晶体轨道重叠集居数(COOP),键序(BO)和键差分电荷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Ca,Pd,Sn,La等原子对关系到Mg(M)H2结构稳定性的Mg-H键具有明显影响;它们最近邻镁原子周围的电荷密度重新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当M是Ca,Pd,La时,其最近邻Mg和H之间键序变化不大,稍有增加,当M是Sn时,则大幅减弱,其逐增顺序为Sn<La<Pd<Ca;而且,对其它位置Mg与氢之间相互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Mg(M)H2(M=Ca,Pd,Sn,La)
,
离散变分方法(DVM)
,
电子结构
,
成键特性
郭连权
,
马常祥
,
王帅
,
李辛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3.022
利用碳纳米管储氢已经成为了纳米科技领域中的一项研究热点.为了认识碳纳米管的动态储氢过程,本文借助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储氢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生动逼真,并得出了储氢的如下结论:被吸附的氢分子主要出现在管内和管外的边缘附近;管内氢分子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且管径越小,则靠近管壁的氢分子分层现象越明显;在管内外靠近管壁处的氢分子与管壁有一定的空隙.这为进一步研究碳纳米管的储氢机理和储氢容量等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
储氢行为
,
分子动力学
,
模拟计算
李强
,
马常祥
,
赖祖涵
,
尹立新
,
刘浩
,
王幼筠
材料研究学报
计算了30MnCrNiMoB用正交切削形成绝热剪切带(ASB)的应变和温升,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ASB内应变增大而温度升高.电镜观察发现切削速度小于1.123m·s-1时,ASB内组织严重碎化,而切削速度为1.57m·s-1时,ASB组织为再结晶组织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绝热剪切过程伴随着动态再结晶,ASB中碳化物起促进再结晶作用.
关键词:
绝热剪切带
,
null
,
null
马常祥
,
赖祖涵
,
王道远
,
刘勃然
材料研究学报
本文研究了α-Ti 低周应变循环受大电流多脉冲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应变循环初期,不通电的试样先发生循环软化,接着又发生硬化,出现了循环硬化峰;通电的试样只发生循环软化,无硬化峰。用电致塑性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关键词:
脉冲电流
,
strain controlled low cycle fatigue
,
cyclic softening
,
cyclic hardening
,
electroplastic effect
尹志新
,
马常祥
,
李守新
,
刘燕林
金属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靶板层裂破坏崩落块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后崩落块断口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应裂纹萌生与扩展的不同阶段.中心区域为波浪状拉伸韧窝,这里在熔融状态下受拉应力作用;平坦区为抛物线型韧窝,表明断裂是张开型和滑开型共同作用的过程:侧面为等轴韧窝,说明崩落块最终是被拉应力拉断的因此层裂过程可分为:开坑挤压及前崩落块的剪切断裂阶段:干涉应力波引起的材料内部裂纹萌生阶段;后崩落块的张开与滑开共同作用的裂纹扩展和弹靶摩擦表面的熔化阶段以及最后的拉伸断裂阶段.整个过程为韧性断裂,这种韧性层裂破坏有时需要比冲塞破坏还要高的能量.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
null
,
null
尹志新
,
马常祥
,
李守新
,
刘燕林
金属学报
超高强度钢靶板在聚能射流穿甲后损伤特征的研究表明,在穿甲过程中,弹孔周围白层的温度超过了相变点,形成了晶粒尺度在20 nm左右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绝热剪切带(ASB)中的剪切仅发生在相当窄的层面上,其宽度约为2μm,平均切应变量为110,应变速率≥2.24×106s-1,光学显微镜下显示的剪切带宽度是集中剪切变形区(LSDZ)及其热影响区(HAZ)的总宽度.聚能射流穿甲过程中,靶板材料破坏包含了如下几个相互重叠的过程:与射流接触的靶板周围局部区域材料沿射流方向上的整体协调变形;射流与靶板之间的剪切断裂和弹孔表面部分靶材的熔化;集中在极薄层面上高度局域化的剪切变形;应力波在靶表面反射造成的正向开裂.
关键词:
聚能射流
,
null
,
null
杨继红
,
李勇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刚
,
柯伟
金属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 ECC)技术,对单滑移取向疲劳Cu单晶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驻留滑移带(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观察且对这个演化过程中典型的位错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PSBs演化过程中典型位错结构内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内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错密集区域(基体脉络和PSBs墙中)比位错贫乏区域(通道中)平均内应力分布相对集中,PSBs夹层与基体相比平均内应力的分布相对较弱,PSBs与基体边界处存在很大的应力差.由观察和计算结果对PSBs演化给出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演化机制
关键词:
疲劳Cu单晶
,
null
,
null
杨继红
,
李勇
,
李守新
,
马常祥
,
李广义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10.002
采用离散的位错动力学方法,用计算机模拟循环形变单滑移取向Cu单晶中疲劳早期位错花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对其进行了观察.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较好地吻合.提出了在循环形变早期位错脉络的形成和演化是从同号的基体位错墙开始的,基体偶极子位错墙是两个异号基体位错墙合并的结果,在偶极子位错墙破碎并演化为基体脉络的过程中螺型位错段起到了重要作用等观点.
关键词:
Cu单晶体
,
疲劳早期
,
位错花样
,
观察与模拟
杨继红
,
李勇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刚
,
柯伟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1.05.013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 ECC)技术,对单滑移取向疲劳Cu单晶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驻留滑移带(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观察且对这个演化过程中典型的位错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PSBs演化过程中典型位错结构内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内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错密集区域(基体脉络和PSBs墙中)比位错贫乏区域(通道中)平均内应力分布相对集中,PSBs夹层与基体相比平均内应力的分布相对较弱,PSBs与基体边界处存在很大的应力差.由观察和计算结果对PSBs演化给出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演化机制
关键词:
疲劳Cu单晶
,
驻留滑移带的演化
,
内应力场
,
位错结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