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柏
,
马一太
,
杨昭
,
苏维诚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了一个燃气机热泵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并介绍其组成.为分析燃用不同气体燃料的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提出了标准气耗的概念.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1.49,比热电冷分供高-倍,标准气耗则降低一半左右.
关键词:
燃气机热泵
,
热电冷三联供
,
标准气耗
马一太
,
安青松
,
李敏霞
,
王红利
工程热物理学报
随着对于CO2膨胀机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相关的一些影响膨胀机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性问题随即被提出,其中膨胀机内部流体的膨胀相变过程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膨胀机的内部改造,添加LED内部光源,嵌入承受高压的石英玻璃视窗,并结合CO2热泵系统以及高速摄影仪图像采集系统,建立了膨胀机内部流动可视化观测试验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试验,捕捉了不同转速下、不同质量流量的多组连续数据图像,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一些膨胀相变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膨胀机性能曲线研究了相变过程与膨胀角度的变化关系,希望能为以后高效膨胀机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CO2
,
PAG润滑油
,
快速降压
,
经典核化理论
,
Kwak模型
,
成核速率
田华
,
马一太
,
刘圣春
,
李敏霞
,
刘秋菊
,
王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制冷剂的替代成为世界性的课题,CO2作为传统的制冷剂因其纯自然的特性得到广泛的关注.面对CO2制冷系统效率低较低的难题,开发CO2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以实现双级压缩成为解放CO2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展了CO2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的开发.由于压力高,CO2压缩机泄漏非常严重,文章对含润滑油CO2超临界流体平板泄漏进行实验研究,进而详细分析了CO2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泄漏情况,真实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模拟了各部分的泄漏量以及泄漏系数,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
CO2
,
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
泄漏
王志国
,
宋明启
,
贾永英
,
马一太
,
项新耀
工程热物理学报
油藏多孔介质渗流过程存在多场耦合作用,目前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将不可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油藏复杂渗流过程,在局域平衡和连续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简称REV)的元胞描述方法;推导出了多孔介质渗流过程考虑导热和扩散作用的耦合方程;基于所建模型,分析了稠油热采过程的熵产变化特性.稠油热采过程除包括热传导和扩散耦合作用外,还包括黏滞流动和化学反应等不可逆过程,可根据本文模型扩展.
关键词:
不可逆热力学
,
耦合作用
,
油藏多孔介质
,
表征单元体
,
熵产率
王侃宏
,
马一太
,
杨昭
,
吕灿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介绍了CO2跨临界循环高压侧压力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循环分析,
阐述了不同压力运行条件对制冷量和制冷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所得结果的分析论证,
提供并优化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压力控制调节方案,该方案对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更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
CO2
,
跨临界循环
,
最优压力
,
节流控制
代宝民
,
李敏霞
,
党超镔
,
马一太
,
陈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水力直径为0.715 mm的方孔及0.86 mm的圆孔多孔扁管内液相流体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Re数范围为50~2300,入口温度为5~45℃,加热热流密度为3~9 kW/m2.实验结果表明,对流换热在Re=2000附近发生过渡;入口段效应明显;在Re数较小时,Nu数明显小于充分发展流动的预测值;热流密度越大、入口温度越高,对流换热强度越低.两种管型扁管的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但圆孔Nu数高于方孔.基于尺度效应的影响及经典层流换热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
多孔扁管
,
微通道
,
对流传热
,
单相
,
尺度效应
程彬
,
李敏霞
,
马一太
,
付兴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角度出发,结合水平管外降膜蒸发的特点,推导出了降膜蒸发过程单位熵产数Ns的公式,并在所建立的管外液膜厚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沸腾蒸发时的单位熵产数Ns要小于表面蒸发时的值;采用强化表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熵产数Ns;单位熵产数Ns随液膜雷诺数Re的变化比较小。通过分析,降膜蒸发的单位熵产分析法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逆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降膜蒸发
,
单位熵产数
,
液膜厚度
龚秀峰
,
李敏霞
,
马一太
,
张志巍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作为CO2制冷循环的主要膨胀装置,回收膨胀过程的部分动能,减少节流损失,降低压缩机耗功,并通过在压缩机进气前开一旁路,调节压缩机进气量,使系统稳定.对喷射循环与节流阀循环、膨胀机循环进行了性能比较,得出了喷射器循环相对于其他两种循环的优势;并对系统中各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系统蒸发和冷却温度对COP影响较大;最后对系统炯分析得到蒸发器到喷嘴后的压力差对COP和炳损失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压缩/喷射循环
,
CO2
,
喷射器
,
热力学分析
魏东
,
马一太
,
王景刚
,
苏维诚
,
吕灿仁
工程热物理学报
随着自然工质CO2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系统中气体冷却器的换热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高的换热效率是提高系统COP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明了超临界流体换热研究的处理原则和分类方法,并重新定义了CO2临界区范围.利用修改的BWR方程计算得出了CO2临界区的物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获得超临界换热关联式的理论求解方法.最后,建立了超临界CO2管内冷却过程的数学模型,为求解其换热规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对流换热
,
超临界工氧化碳
,
自然工质
李敏霞
,
马一太
,
管海清
,
刘圣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之一,CO2跨临界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CO2跨临界循环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使之能与普通工质循环竞争.为降低CO2跨临界循环的节流损失,开发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原开发的CO2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了改进,并对两种膨胀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新型膨胀机效率有了提高,在测试条件下,最大测试效率能达到47%.说明采用的改进措施是有效的.
关键词:
CO2
,
跨临界
,
膨胀机
,
滚动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