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5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溶胶-凝胶方法制备BiFeO3薄膜的微结构和晶粒尺寸效应

, 李密 , 陈斌 , 何庆 , 李润伟 , 李晓龙 , 黎忠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6.017

使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生长不同厚度与不同稀土掺杂(Nd,Ce,La)的BiFeO3(BFO)薄膜,高分辨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薄膜是由无择优取向的多晶成份组成,不同厚度和掺杂的薄膜都呈现三方相.对比不同厚度BFO薄膜的结构发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呈现增大的趋势,同时晶格常数也随之增大;比较不同掺杂的薄膜,发现随掺杂原子的离子半径增大(Nd,Ce,La),薄膜的晶粒尺寸随之减小,同时薄膜的晶格参数变小.这些结果表明在BFO薄膜中存在晶粒尺寸效应,BFO的晶格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铁电薄膜 , 微结构 , 同步辐射衍射 , 尺寸效应

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磁控溅射成膜温度对纯铝薄膜小丘生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率的影响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

连铸工艺中弯面控制的发展

钢铁

在生产效率和板坯质量方面,连铸工艺中的弯面控制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掌握弯面控制的发展方面,本文首先概括介绍早期针对生产效率而采用的弯面控制技术,进而介绍当前为了提高板坯质量而采用的顶部凹槽的弯面控制技术.80年代,两项关于生产效率的弯面控制技术发展起来.一项是结晶器状况监测系统,另一项是高速结晶器调宽技术.至于板坯质量方面,最近我们发展了在结晶器周围加上低频交流电磁场的电磁连铸技术(EMC),并且开展了中间实验和连铸生产规模的应用研究.关于EMC技术在弯面控制的三方面作用得到证实,即结晶器和凝固坯壳之间的软接触,垂直搅拌,焦耳热使初始凝固阶段能适度冷却.

关键词: 连铸 , , 凝固 , 电磁场力

冷坩埚电磁连铸弯面形状的数值模拟

曾德鸿 , 毛斌 , 鄂学全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2.012

电磁连铸中弯面与磁场耦合作用,磁场约束弯面成一定的形状.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面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面.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磁场频率、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 冷坩埚电磁连铸 , 面形状 , 等参变换 , 数值模拟

冷坩埚电磁连铸弯面形状的数值模拟

曾德鸿 , 毛斌

金属学报

电磁连铸中弯面与磁场耦合作用, 磁场约束弯面成一定的形状, 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 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同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面, 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 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 磁场频率, 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冷坩埚电磁连铸 , null

连铸结晶器弯面区域传热模拟

颜慧成 , 朱果灵 , 张柏汀 , 刘浏 , 蔡庆东

钢铁

用体积控制法对连铸结晶器弯面区域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用鹿岛制铁所的一整套原始数据进行验证计算,计算输出为温度场分布、凝壳表面温度、凝壳厚度、渣圈形状、渣缝隙宽度等数值结果.温度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弯面部分凝固是铸坯表面振痕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 面区域 , 传热 , 数值模拟

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对弯面形状的影响

苏旺 , 朱苗勇 , 田陆

连铸

介绍了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影响铸坯振痕的弯面形状必须依靠优化非正弦振动来实现的观点.但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存在,造成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失真与变形,采用摩擦力补偿模型,可以实现对非正弦振动曲线的修正,达到优化弯面形状的目的,从而改善铸坯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动缸 , 非正弦振动 , , 摩擦力补偿 , 铸坯质量

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对弯面形状的影响

钟玉玲

连铸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影响铸坯振痕的弯面形状必须依靠优化非正弦振动来实现的观点。但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存在,造成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失真与变形,采用摩擦力补偿模型,可以实现对非正弦振动曲线的修正,达到优化弯面形状的目的,从而改善铸坯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弯面;摩擦力补偿;铸坯质量

软接触电磁结晶器内三维弯面形状数值模拟

邓安元 , 于光伟 , 贾光霖 , 赫冀成

钢铁研究学报

建立了软接触电磁结晶器内交变磁场和三维弯面形状的耦合模型。在用实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方坯连铸结晶器三维弯面形状,研究了弯面形状的不均匀特性,讨论了感应线圈与初始钢液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电流强度和电源频率等因素对弯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钢液面位于感应线圈中心位置附近时,电磁力对金属的约束成形作用最强;电流强度比电源频率能更明显地改变弯面形状,但提高电源频率不仅能适当增加弯面高度,还有利于弯面的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20 kHz以上的电源频率。

关键词: 连铸 , 方坯 , 软接触电磁结晶器 , 面形状 , 交变磁场 , 有限元法 , 数值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