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武昌胜
,
李传迎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05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排山楼金矿的矿体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现象逐渐增多,致使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波动幅度变大.以排山楼金矿的10个采场为例,通过采场"二次圈定"前后矿体的对比,绝大部分采场矿体在"二次圈定"前后变化较大,说明采场"二次圈定"在地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通过采场"二次圈定"有效地降低了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直接提高了地质资源的利用率,为排山楼金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矿山地质
,
矿体
,
二次圈定
,
采场
,
采矿损失率
,
矿石贫化率
,
排山楼金矿
张清波
,
王艳荣
,
郑艳萍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6.009
排山楼金矿引进诺德伯格超细碎技术设备后,为了与碎矿能力相匹配对原有磨矿与分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对二段MQY3200×6000球磨机进行了提高充填率技术改造,使球磨机钢球充填率由32%提高到42%,q0值由0.57t/(m3*h)提高到0.79t/(m3*h);对φ500mm水力旋流器内部结构及工作参数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缩小进浆口尺寸,增加溢流管插入深度,相对提高水力旋流器工作压力与分级停留时间,进而提高水力旋流器分级效率和处理能力.通过以上技术改造,排山楼金矿磨矿与分级系统处理原生矿石能力由技术改造前的1 750t/d提高到1 985t/d,技术改造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磨矿
,
分级
,
技术改造
,
提高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