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剑麻纤维素微晶(壳聚糖/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层层自组装及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

曾思华 , , 刘红霞 , 谭玉园 , 黄超 , 王武 , 付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在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表面交替吸附壳聚糖(CH)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构筑CH/PSS阻燃涂层,采用Zeta电位、热重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垂直燃烧测试和燃烧量热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H/PSS涂层已经成功包覆在SFCM表面;随着吸附CH/PSS层数增加,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由302℃降低至237℃,残炭率由4.76%提高至27.34%;与纯SFCM相比,SFCM(CH/PSS)5点燃时间延长了1倍,残炭率提高到35.3%,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和热释放总量(Total HR)分别减少了87%和51.6%,说明构筑的自组装涂层明显提高了SFCM的阻燃性能.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 剑麻纤维素微晶 , 壳聚糖/聚苯乙烯磺酸钠涂层 , 阻燃

可再生CH/PA阻燃涂层对剑麻纤维素微晶的改性

曾思华 , , 谭玉园 , 王武 , 付俊 , 刘红霞 , 覃爱苗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层层自组方法在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表面吸附天然聚电解质壳聚糖(CH)和植酸(PA),构筑可再生CH/PA阻燃涂层,用Zeta电位、热重分析(TGA)、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垂直燃烧测试(VFT)和燃烧量热仪(MCC)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Zeta电位和FESEM结果显示,在CH和PA吸附过程中电位正负交替变化,SFCM表面局部位置被一层凸起的涂层包覆.TGA和FESEM结果表明,随着CH/PA层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由299℃降低至257℃,残炭率由5.41%提高至37.64%,SFCM(CH/PA)5的TG残炭物表面未出现螺旋状收缩,纤维素形貌基本上不变;VFT结果显示,SFCM(CH/PA)5续燃时间(39 s)比纯SFCM(150 s)缩短了111 s.MCC结果表明,SFCM(CH/PA)5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和热释放总量(Total HR)与纯SFCM相比分别减少70.6%和79.2%,表明CH/PA涂层具有明显提高SFCM阻燃性能的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层层自组 , SFCM(CH/PA)n , 热性能 , 阻燃

含叔丁基和萘结构可溶性聚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石粟军 , 何比祖 , 陈焙才 , 李裕琪 , 刘婵娟 , 黄孝华 ,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7.05.00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叔丁基和萘结构的二胺单体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4′-萘甲烷(TAPN),分别与萘-1,4-二甲酸、4,4-二羧基二苯醚通过Yamazaki膦酰化反应缩聚制得两种聚芳酰胺薄膜,并对其耐热性能、溶解性能及形态结构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能和热性能,常温下不仅能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等强极性溶剂,甚至加热条件下能较好的溶解于氯仿(CHCl3)、二氯甲烷(CH2Cl2)、四氢呋喃(THF)等低沸点溶剂.同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高于205℃,氮气氛围下5%和10%的热分解温度均大于429℃和452℃.WAXD图谱表明该聚合物为无定形态.

关键词: 聚酰胺 , 耐热性能 , 可溶性 , 叔丁基 , 膦酰化反应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和告依含量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R-告依)和告依(S-告依)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与其对映体告依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R-告依) , 告依(S-告依) , 板蓝根

2块单井集输管线腐蚀治理

王志平 , 缪建成 , 吴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8.06.015

通过对2的产出水、腐蚀产物以及钢材进行分析,找出腐蚀的主要因素为不成膜的Cl-和SO2-4.通过对五种缓蚀剂的电化学对比,优选出以季胺盐为主的水溶性缓蚀剂,用以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集输管线 , 腐蚀 , 缓蚀剂 , 电化学

UP/GF/LCPU原位混杂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 于贤保 , 傅裕 , 吕建 , 钟锦标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3.022

为了改进不饱和聚酯树脂在高低温和交变应力下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利用自行合成的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LCPU)对不饱和聚酯(U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改性,用DMA测试了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LCPU,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得到一定改善,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冲击强度最大提高了16%,弯曲强度最大提高36%,弯曲模量最大提高61%,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得到改善,而LCPU的含量对材料的硬度影响不大;LCPU的加入对提高材料的断裂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 , 不饱和聚酯 , 动态力学性能

介孔分子筛/线性酚醛树脂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余传柏 , , 刘红霞 , 蒙礼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水热法合成介孔分子筛(SBA-15),选择KH560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介孔分子筛/线性酚醛树脂(SBA-15/PF)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和热失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对杂化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KH-560已嫁接到SBA-15的内外表面,线性酚醛树脂分布于介孔分子筛孔道内外,并与SBA-15存在键接作用,形成有机无机互穿网络结构;表面修饰过程对SBA-15有序结构影响较小,而原位聚合会破坏介孔分子筛部分有序结构。

关键词: 酚醛树脂 , 介孔分子筛 , 原位聚合 , 杂化材料

含氟及非共平面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梅媚 , 彭大伟 , 裴响林 , 刘婵娟 , 黄孝华 ,

绝缘材料

采用4-氟苯甲醛和2-异丙基苯胺合成新型二胺单体双(4-氨基-3-异丙基苯基)-4-氟苯基)甲烷(APFM),通过“一步法”缩聚反应得到一类新型含氟及非共平面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呈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能、高耐热性、高光学透明性、低介电常数。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 , 可溶性 , 热稳定性 , 光学透明性 , 介电常数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余传柏 ,

材料导报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 , 介孔分子筛 , 制备方法 , 分散技术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余传柏 ,

材料导报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 , 介孔分子筛 , 制备方法 , 分散技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